思考香港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 

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显示,全球约有5,000万个认知障碍症或脑退化症患者,情况不容轻视。

脑退化症中医称为痴呆,归类为疑难杂症,是因老年人体弱肾精不足,脑髓失养所致;或者是脾虚痰湿蒙窍,痰阻脑络所致。中医古藉《石室秘录》有道:「故治呆无奇法,治痰即治呆也。」内容大致是说,痰多引发脑筋不清晰,治疗很简单,清走痰湿即可。

中医所说的痰湿,包括高血脂、高胆固醇及高血糖,即三高,是容易患上脑退化症的其中一个因素。

中医对于脑退化病的治疗,先天性和后天性方案大不相同。先天因素如脑髓不足的遗传基因,发病较难治疗;后天饮食不当,痰湿太多阻塞血管,令脑部供血不足,痰湿蒙窍(即蒙脑),是可治疗和预防。

保持脑部供血充足,是预防脑退化症最佳之法;深入一点来说,就是保持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,降低血管堆积糖分和血脂等,保持血流畅顺,使脑部供血充足。

治疗脑退化症,用药在于补脑益气。以补气的中药,推动血液流量;以补阳的中药,使血液保持温度,不容易凝结阻塞血管。中医学上有很多药材可补脑化痰,预防脑退化。病情较轻的,可补肾精益气血,养神宁志为主;严重的,则要活血化瘀,豁痰开窍。

要去脑内痰湿,最好是以中药石菖蒲加黄芪补气,推动血液流畅。此外,加杜仲及冬草夏草补肾精,有增强脑细胞生长功能。而杜仲更是降血压补肝肾,是预防脑退化常见药材。善用补气中药,有助推动血液流通,犹如血管的「通渠剂」,冲走堵塞物。脑细胞有足够血液氧分,头脑自然清晰。但要注意用药,不可太强令血压上升,特别本身已有高血压人士更要小心。


饮食方面,日常多吃鱼。鱼类含一种营养素,助抗血管发炎和血栓,以及降胆固醇、血脂和三酸甘油酯。这种营养素对大脑、眼睛、心脏、情绪等都有良好作用。在中药调理方面,可长期多作补肝肾、补气养血、健脾、化痰湿的调理。当然按个人体质不同有所调节,建议咨询注册中医师。文章只属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力报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「生蛇」这个病大家都可能听过,它不是真的长了条蛇在身上,也和吃蛇敏感、被蛇咬等无关,而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,正式的名称是「带状疱疹」中医则称为蛇串疮、腰缠火丹、火带疮、蛇丹、蜘蛛疮等。

生蛇令人最辛苦的就是痛楚,因此民间也有流传说这是恶蛇前来报仇。原来,这说法并非全无道理——从西医的角度来看,生蛇也可说是水痘病毒的「复仇」。当我们年轻时感染了水痘后,即使水痘退尽,引起水痘的病毒却可能会终身停留在身体内,伺机而动。等到合适的时间,例如身体免疫力下降,它就会出动反扑,再次侵袭人体。不过这次它不会再令人出水痘,而是攻击神经,造成沿神经循行的疹子及神经痛。由于神经是环绕我们的躯干,因此皮疹的出现部位多数会呈环状,就好像一条蛇一样,亦因此西医称为「带状疱疹」。

大部分人都曾出过水痘,可是却不是每个人成年后都会出现蛇串疮。这就和体质的原因有关。中医认为身体的不良状况,如肝经郁热、脾虚湿蕴可刺激潜伏的带状疱疹病毒发作。

如有生蛇者,应尽量清淡饮食,少食海鲜虾蟹,并戒烟酒,尽快求医,可免神经痛之苦。现时西药有带状疱疹的特效药,临床上很多人都是先往西医求医,用抗病毒药减轻症状,再寻求中医止痛,亦是一个可行方法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香港仔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引言

三年疫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,更没想到疫情过后经济没如预期反弹,楼、股皆跌,令不少人情绪受影响。从中医角度来说,养肝有助调节情绪,而五行之中春天属肝,是养肝护肝的好季节。

内文

注册中医师、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过去一年,需要养肝的病人有增无减,「临床上常见患者诉说以下情状:精力好像比以前差很多,很容易累,集中力差,又较容易得病,日常脸色也差了,感觉脸黄了许多。」

部分病人有中医知识,主动提出想「补肝」,但李医师表示,「其实中医很少补肝,中医认为『肝常有余』,即肝气一般都是过盛而不是过少,所以中医一般以养肝、疏肝、护肝为主,肝气太盛时则需要清肝。」李医师说。

她提醒,刚才所说的精力差、脸黄、易生病等,不一定等于伤肝。中医所说的伤肝,反而会在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表现出来,以下是其中几个例子:

情绪不良,甚至出现情绪疾病

李医师指出,中医认为「肝主疏泄」,情绪的疏泄也是由肝主管的。「若我们情绪平和,没有大悲大喜,肝的疏泄功能也会平和正常。如果我们受到压力或遇上不顺心之事,例如长期担心楼价、股价,肝气就不可以畅顺地疏泄,就如一棵大树的枝桠受到东西阻挡,不能畅顺生长一样。如果情绪得不到放松的话,气就会更加堵塞,形成恶性循环,甚至出现情绪病或肿瘤性疾病。」

养肝方法:适量运动以畅通气机,例如散步、太极、瑜伽也可以。另外也可以多喝玫瑰花茶、茉莉花茶等带香气的茶水,以畅通气机。

肠胃功能弱,胃酸倒流

「在五行之中,肝属木,胃属土,肝的疏泄功能有助刺激肠胃蠕动、胆汁及胃酸分泌,维持正常的肠胃功能。长期的脾胃疾病如消化功能薄弱,胃酸倒流、易嗳气、易胃胀等,往往不单是脾胃的问题,而是肝的问题令脾胃受伤所致。因此除了要强化脾胃功能,更要疏肝。」李医师表示。

养肝方法: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,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,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。而应适量多吃甘甜味食物,但不可尽情吃甜品、饮含糖饮品。甘味的食物包括淮山、红枣、党参等,平日汤水食疗中可适量加入。

易抽筋,肌肉紧绷

现代人生活压力大,很多时明明没有体力劳动工作却常觉周身酸痛,便是因为压力导致气机郁滞,筋脉拘急,肌肉紧绷导致。

养肝方法:多做轻松的肢体活动,如甩手功、瑜伽、拉筋等,令筋脉柔顺。

此外,可参考以下两款茶饮,分别有护肝和清肝的功效,使用前可咨询注册中医:

1. 护肝消脂茶

材料:山楂2钱、丹参3钱、柴胡3钱

做法:1. 将山楂、丹参、柴胡略洗。

  1. 所有材料加800毫升水,煲15分钟后熄火,再焗15分钟即可饮用。

功效:山楂消脂化食,丹参活血化瘀,柴胡疏肝理气。适合饮食及饮酒过度、有脂肪肝问题者日常保健之用,可消脂及调养肝气。

 

2. 清肝退黄茶

材料: 茵陈4钱、栀子3钱、陈皮半片

做法:1. 将以上药材掐碎,以纱布袋包好。

  1. 将药袋置于保温瓶中,加入沸水焗15分钟,代茶频饮。

功效:茵陈清热利湿,利水退黄;栀子苦寒,清热利湿、清三焦实火;陈皮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合用可清热利湿,润下退黄。适合黄疸型肝炎,身目倶黄,发热口渴者。

注意:脸色急黄、萎黄者忌用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贴文

  • 汗水的日与夜

    坚杂志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 医内科博士兼注册医师李灼珊指出,中中,非因天气温度高而出汗,日多汗和夜间盗汗有可能属于不同的症,用的方也可能不同。 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陽加於陰謂之汗」,出汗是陽氣蒸發津液的生理現象。 正常出汗有调和衞气营血、平衡阴阳、调节体温、滋润皮肤的作用。 《素问 宣明五气》曰:「五脏化液心为汗」,指出汗与心的关系。汗液的生成、排泄与心血、心神密不可分,这亦奠定了以脏腑作为辨别汗水症状理论基础。...

  • 脾虚+肝郁致肠易激个案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...

  • 中药食疗去熊猫眼

    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猫热,但眼袋和「熊猫眼」(黑眼圈)若出现在人面上,却会让人感觉衰老或精神不济,要怎样处理?先谈眼袋问题。...

  • 鼻敏感的内因和外因

   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鼻敏感在澳港两地都相当普遍,尤其每当目前的秋末冬初,早晚温差大,许多人便会鼻敏感发作。而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例如眼敏感、哮喘、湿疹等,是互有关连的,只要患上其中一种,有其他几种的机会也会较高。相反,只要鼻敏感控制得好,其他敏感症的发作也会较容易控制。...

  • 寒热体质均会鼻敏感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人的体质基本可分寒和热,那么,究竟寒还是热的人较容易患上鼻敏感?其实这问题并非A或B那么简单,因为人的体质并不止寒和热两种类型,根据近代不同中医理论,认为体质有9类型甚至11类型,而寒和热只是其中的两类型。 以临床所见,其实寒或热的体质都可患鼻敏感,因为偏寒和偏热的体质都容易使正气失调而患上鼻敏感,「正气失调」才是鼻敏感的主因,而不是体质寒或热。但相对来说,偏寒的体质阳气较虚弱,所以一般也会较易患上鼻敏感。现时有理论认为,体质中有一种「特禀体质」,近似于西医所称的「过敏体质」,有这体质的人若再加上正气不足,也会更容易有鼻敏感的问题。...

  • 中医火针治疗静脉曲张

   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

Go to top
JSN Boot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