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报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入冬后每天所见,感冒的个案并没有丝毫减少,尤其不少上班族,每天困在办公室里埋首工作,有任何同事感冒都容易「惹开」。

中医看办公室感冒个案,当然离不开叮嘱病人勤洗手,保持空气流通,戴口罩,饮食使用公筷,尽量休息等,以及服适合的中药。但有不少病人抱怨疫情后到处人手不够,即使感冒了还得工作,来看中医也是赶完了手头上的工作,再赶在诊所下班前来看。

中医认为,感冒四季都有,但无论是风寒、风热、暑湿等外邪入侵后,发病与否,不同人士差异很大。有些人长年不患感冒,就是感冒了两三天就痊愈;有些人却一年内患多次感冒,每次的症状还要拖十多天甚至好几星期才完全消失。「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」,就是指出正气不足(相当于抗病能力低下)才会有疾病发生。

中医将感冒主要分为风寒、风热、暑湿等证型,而夏天较多的是暑湿型感冒。若自觉易患感冒,而平素有气虚乏力、怕风等情况,可以黄茋、防风、白朮等强壮身体(玉屏风散)。若本身是夜睡、饮食浓味、热气者,常见咽痛、口干、目涩等,则可以石斛、菊花、杞子等煮水饮用,有助改善体质,减少感冒。

中医注重整体,所以,治疗感冒时要注戒口、早睡、劳逸有度。如果感冒仍吃炸煎、甜食、生冷,可能是久病不愈的关键原因呢!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香港仔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眼袋和黑眼圈,都是影响外观的问题,给人感觉衰老或精神不济。如果工作上经常需要见客,或年轻人想多结识朋友,眼袋和黑眼圈可能都会碍事。以下李灼珊中医师会分享如何透过生活习惯、中药冷敷、食疗、按摩等,改善眼袋和黑眼圈。

内文

注册中医师、中医内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出现眼袋的原因有很多,「年纪大了,眼部的肌肉下垂,会逐渐形成眼袋;而若肾功能较差,水湿滞留在眼的周围,亦会出现眼袋;此外亦有些人士属于先天眼球较凸出,或眼周的肌肉较多,诸如此类,外观上都会让人感觉有眼袋。」而结果只有一个,就是令人看起来没有精神,甚至显得衰老。

坊间有不少美颜产品声称有助去眼袋,但李医师表示,很多时花费大量金钱做了很多工夫,眼袋仍然存在。她解释,「未必是那些产品没有效,而是要去除眼袋实在并不容易,必须多方面配合,内外兼顾并持之以恒,单凭短时间外涂美容产品并不足以令眼袋消失。」

她建议,想减少眼袋,必须做到以下三点:

生活习惯+外敷改善眼袋

  1.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作息时间,早睡早起、休息足够,精神特别好,眼袋自然不会太明显。
  2. 多做运动,帮助气血运行畅顺,眼袋也会有所改善。
  3. 再配合中药冷敷,就更加有效:

材料:黄芪、白芨、苍朮,各自同等份量,磨粉后放在存气瓶内待用。

做法:每次用2茶匙,然后加冰水搅匀(记紧是冰水不是热水),用纱布包裹外敷眼睛周围,每晚一次,十次为一疗程。

功效:有行气去湿,收敛的效果,用多了就会见效。如有疑问请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

至于黑眼圈,俗称「熊猫眼」,也是莘莘学子、上班族、夜蒲族等的永恒问题。李医师表示,黑眼圈除了是一个外观问题,也很可能反映身体某些状况,必须小心处理。

「一般来说,由于长期生活紧张,工作或学习压力大,精神疲劳过度;又或情绪欠佳却未能适当舒泄,体内的血液循环减慢,便会在下眼睑比较薄的皮肤位置出现瘀青晦暗的黑眼圈。所以在中医来说,黑眼圈可能反映肾虚、肝郁、血瘀等问题,可用不同的食疗改善。」李医师说。

食疗+安摩改善黑眼圈

  1. 肾虚型黑眼圈︰表现是眼眶周围发黑、头晕耳鸣、记忆力衰退、健忘失眠、腰膝酸软。食疗可选杞子、菊花、熟地、杜仲等煎水服用。
  2. 肝郁型黑眼圈︰表现是眼眶灰黑晦暗、烦躁不安、夜寐不宁、胁肋部胀痛、胃口欠佳。食疗可选玫瑰花、茉莉花等泡茶冲服。
  3. 血瘀型黑眼圈︰眼眶以至面色和唇色紫青、皮肤干燥,或有慢性疼痛,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。食疗可选益母草、丹参等煎水服用。

以上食疗都简单易用,如有疑问请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此外,鼻敏感或经常感冒的人士,头面部气血循环相对较差,也是黑眼圈的「常客」。李医师建议这类人士多按压鼻翼两旁的迎香穴,有宣通鼻窍,改善气血循环的功效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思考香港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神经性皮炎是常见皮肤病之一,患者会因痕痒而经常用手搔抓,令皮肤日久变厚及变色。中医认为,这病是因情志(大致即情绪)而起,常见于血虚、风燥、久病伤血、肝郁化火型体质,尤其是肝郁化火型体质最常见患神经性皮炎,患者会出现失眠、心悸、精神紧张等;再者血虚者脾胃虚手脚冰冻、消化不良、无气无力,如女士血虚风燥,经期日数会较短、经血量少,易烦躁及皮肤干燥

现代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报道,始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。而自80年代以来,除了在临床上获得较大进展外,还开展了有关神经性皮炎防治的实验研究,甚至有研究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原因中占主导地位。

在辨证分型上,神经性皮炎可分为风热郁阻、血热风盛、血虚风燥等型,各有不同特征和疗法。但归根究柢,根据本人的经验,皮肤病一般采用外用外洗的方法会有较好效果。中药外用外洗,可直达皮肤,起直接的药物作用,既快见效又安全。至于治疗神经性皮炎,应采用养肤润燥的中药为主。再配合一些解毒去湿的中药为辅助治疗,应会很有效。

以下这条方,就是一条外洗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经验方药:

何首乌1两,当归5钱,苦参5钱,荆芥5钱,蛇床子5钱,地肤子5钱,百部5钱,大黄5钱,生地5钱,甘草5钱。

以上药方用五碗水煎煮个半钟,至剩下二碗水,再加入一碗白米醋,搅匀摊凉后外洗患处20分钟,每日一次,连续洗20-30天。但要注意,这条方只供外用,不宜内服。使用时如有任何疑问,应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

文章只属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贴文

  • 防失眠 睡觉配合阴阳平衡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夏季日长夜短,但湿热天气加上空调冷气的使用多又不是、少又不是,所以很多时夏日炎炎反而容易失眠。想在炎夏睡得好,就要紧记以下四大睡眠养生法则: 一、不要赖床——夏天日照较长,日出时间较早,所以大自然所禀受的阳气也较为充盛。在夏季早点起床活动,能鼓动身体的阳气,脏腑气血运行通畅,自能精神焕发。...

  • 立秋后要防温燥咳

    香港仔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引言 虽然极端天气酷热未完,8月7日已迎来「立秋」了。立秋本来是指庄稼逐渐成熟,暑气开始消退,「天口凉」……虽然在实际天气上并不适用,但中医内科博士、注册中医李灼珊提醒,大家不可忽略立秋这日子对于养生防病的意义,其中的关键就是「燥」。 内文 李灼珊医师指出,秋天是干燥的季节,立秋后即使不是实时转凉,但也会逐步转「燥」。「中医认为『肺为娇脏』,意思是特别脆弱,在干燥的秋天特别容易出问题,最常见的当然就是咳嗽了。」 她表示,刚立秋的天气,始终和深秋有所不同,8月7日立秋时其实香港还在放暑假,天气是炎热中带干燥,「这时容易患的咳嗽以干咳为主,伴着咽喉痕痒、痰少或痰黄、咽干痛、口干喜冷饮的情况,属于中医的『温燥咳』。大概要到中秋节以后,天气慢慢凉下来,天气以干冷为主,这时的咳嗽多数遇冷空气易诱发,仍以干咳为主,伴白痰、透明痰,口干而喜暖饮,有时候甚至觉得肺部凉凉的,那时节的咳嗽则多属于『凉燥咳』。」...

  • 治泄泻不能只袪湿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中医说的泄泻,主要是指大便次数增多,泻出物如水状,即「肚屙」。而造成泄泻的原因有很多,这些原因归根究柢与「湿」有关,最终导致脾胃功能失调。所以,要治泄泻大多要从袪湿入手,但也要注意,不能只着眼点于袪湿,否则会变了治标不治本。...

  • 治失眠两大概念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失眠是常见的都市病,中医师几乎每天接诊都必有此类病人。其实治疗失眠,首要明白两个概念,其一是「血不养心」,其二是「阳不入阴」。...

  • 处暑养生

    香港仔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

  • 子宫颈炎外洗治法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子宫颈位于阴道与子宫腔之间,而子宫颈炎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常见成因之一。慢性子宫颈炎果延绵不愈,有机会引发子宫颈癌。...

Go to top
JSN Boot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