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报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在中医来说,「湿」是一种邪气,即致病因素,例如:湿疹、风湿痛症、慢性肠胃炎、慢性尿道炎、慢性肝炎等都属于湿邪的疾病。但正如上期所说,湿是一种致病因素,有湿却不等于一定会病倒,还要看本身健康情况,尤其脾胃的情况。简单来说,若脾胃状况欠佳,遇上湿邪来袭,身体就较难化湿,于是也就容易得病了。

提提大家,曾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,也属于一种邪气,亦和湿有关。所以,疫情期间国内曾公布中药使用指南,若感染新冠后有肠胃不适症状的,可用袪湿的中药治之。而疫情过后这一年多,其实陆陆续续都见到有新冠个案,许多都和湿有关,因为当身体女有湿化不去其实就相当于拖低抗病力,面对新冠、流感以至普通伤风感冒等都较容易被击倒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长新冠。长新冠就是新冠的后遗症,一般最常见的是新冠后咳嗽不止,或是精力下降、易于疲劳、记性转差的病人,而新冠后忽然出湿疹的个案也有一些。以上这些症状,或多或少都和湿有关,特别是若病人本身体质较弱,患新冠时没有好好处理,退烧止咳后又没有适当用中药调理,一旦吹风淋雨等便会病倒,或突然出现皮肤过敏、湿疹或荨麻疹等问题。因此即使原本没有皮肤病的人士,不论最近有否染上新冠,对湿也不可掉以轻心!
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力报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又踏入梅雨潮湿季节,还有不到一个月更会「清明时节雨纷纷」了。澳港两地都是地处华南兼近海边,由春末到整个夏季,都不能忽略袪湿。

中医学上有所谓「六淫」: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湿是其中之一。这「六淫」都属于邪气,但并非指灵异之邪,而是六类不同的「致病因素」,当中大部分和天气相关,事实上中医学是离不开天气和大自然的。如果天气长期阴雨,居住的地区甚至本身的寓所潮湿,或长时期在水上工作例如渔民、水手等,或淋雨湿衣后未能及时换衫——中医学离不开天气和大自然,也离不开生活——都会导致身体受湿,不能及时袪湿就会增加患病的机会。

当然,除了环境湿气本身,身体状态也是「湿」是否会致病的关键因素。特别在身体状态较差的时候,最容易在上述的的环境下感染湿邪,即受到「湿」这种致病因素影响。在中医来说,「湿邪」是一种很浊、而且会滞留很久不去的邪气。所以,因感染湿邪而引起的疾病一般病程较长,很难治疗。总之,袪湿要趁早。

以下介绍一味「和中化湿汤」:

材料: 木棉花30克,鸡蛋花30克,槐花30克,薏苡仁30克,炒扁豆30克,砂仁12克, 水1.5公升。
做法:以上材料一起慢火煲1小时30分钟即可饮用,可每周煲一次。
功效:清热袪湿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思考香港

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
香港人总爱说:「你有压力我都有压力」。压力大心情差很容易导致失眠;睡眠不足又会影响情绪,是一个恶性循环。

外国的《睡眠研究期刊》曾公布一项研究指出,连续五天睡不好的人,即使见到令人开心的相片,也较难产生愉悦感;报告同时指出,因睡眠不足引发精神痿痱,情绪亦较容易波动,对身边的人和事乱发脾气,并较缺乏动力过正常生活。另外,睡眠医学博士Meredith Broderick曾公开表示,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易怒、焦虑、情绪变化和注意力衰退等问题。

此外,睡觉时身体降低代谢率,呼出更多二氧化碳,作用是减轻心脏负担。故此,睡眠充足有助控制血压,降低心脏和血管的炎症风险。这跟中医有关「心脏血气好、情绪自然好」的论述不谋而合。

中医学上亦认同睡眠不足影响深远,即使每晚睡足八小时,起来亦会整个人无精打采。香港属岭南气候,湿气重的人较易感困倦,就算有充足睡眠也很累;阳气不足的人更易疲倦,总是提不起精神。

中医认为失眠是人体心肾不交,水火不济。用中药材补肾养心,睡眠必会改善。如情况不严重的话,可从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着手。早睡早起是第一步,最理想睡眠时间是晚上11时至早上6时。可以的话午睡20分钟,对养生有极大好处。

要精神和情绪好,多吃鱼有一定帮助。鱼类有一种补养脑细胞的营养素,可推迟脑退化和改善老花眼。此外,红枣、人参补气,可提升脑部供血,达到提神作用。红枣人参煲鱼汤,一星期饮用两次,可令人精神焕发。

汤水推介:

枸杞生鱼汤
材料:生鱼一条去鳞。枸杞一斤,去枝摘叶。大枣3粒。
煮法:8碗清水加全部材料煮滚后,转慢火煲1小时30分即成。
功效:枹杞清肝明目,有消暑作用。生鱼收紧肌肤毛孔。此汤有防出汗过多耗伤阳气的作用。

沙参玉竹海参瘦肉汤
材料:沙参8钱、玉竹8钱、海参一条、瘦肉10两、8碗清水。
煮法:把所有材料放清水中,煮滚后转慢火煲2小时便可。
功效:沙参玉竹润肺清肺。海参滋肺阴。此汤适合夏天时肺热咳嗽饮用。

 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贴文

  • 汗水的日与夜

    坚杂志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 医内科博士兼注册医师李灼珊指出,中中,非因天气温度高而出汗,日多汗和夜间盗汗有可能属于不同的症,用的方也可能不同。 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陽加於陰謂之汗」,出汗是陽氣蒸發津液的生理現象。 正常出汗有调和衞气营血、平衡阴阳、调节体温、滋润皮肤的作用。 《素问 宣明五气》曰:「五脏化液心为汗」,指出汗与心的关系。汗液的生成、排泄与心血、心神密不可分,这亦奠定了以脏腑作为辨别汗水症状理论基础。...

  • 脾虚+肝郁致肠易激个案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...

  • 中药食疗去熊猫眼

    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猫热,但眼袋和「熊猫眼」(黑眼圈)若出现在人面上,却会让人感觉衰老或精神不济,要怎样处理?先谈眼袋问题。...

  • 鼻敏感的内因和外因

   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鼻敏感在澳港两地都相当普遍,尤其每当目前的秋末冬初,早晚温差大,许多人便会鼻敏感发作。而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例如眼敏感、哮喘、湿疹等,是互有关连的,只要患上其中一种,有其他几种的机会也会较高。相反,只要鼻敏感控制得好,其他敏感症的发作也会较容易控制。...

  • 寒热体质均会鼻敏感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人的体质基本可分寒和热,那么,究竟寒还是热的人较容易患上鼻敏感?其实这问题并非A或B那么简单,因为人的体质并不止寒和热两种类型,根据近代不同中医理论,认为体质有9类型甚至11类型,而寒和热只是其中的两类型。 以临床所见,其实寒或热的体质都可患鼻敏感,因为偏寒和偏热的体质都容易使正气失调而患上鼻敏感,「正气失调」才是鼻敏感的主因,而不是体质寒或热。但相对来说,偏寒的体质阳气较虚弱,所以一般也会较易患上鼻敏感。现时有理论认为,体质中有一种「特禀体质」,近似于西医所称的「过敏体质」,有这体质的人若再加上正气不足,也会更容易有鼻敏感的问题。...

  • 中医火针治疗静脉曲张

   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

Go to top
JSN Boot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