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市日报

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,中医内科博士

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,都包含着阴与阳两个方面和属性。阴和阳是对立的,但又会互相联系,不断变化,生生不息。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,阴与阳双方的不断变化,促进了事物的发展。例如,白天时是阳盛阴衰,但当黑夜来临,渐渐变成阴盛阳衰,到最后阴又会慢慢走到尽头,阳再次盛起来,亦即白天再次开始了。

就以人的两性来说,男和女一方面有基本的分别,但又互相配合和依存,社会才得以发展和进步。若只有阳没有阴,或整个社会由阴或阳一力统治,这个社会的状态都是难以持久的。

中医是这样形容阴阳的:天为阳地为阴,外为阳内为阴,动为阳静为阴,快为阳慢为阴,升为阳降为阴,热为阳寒为阴。阴阳虽然是又矛盾又对立的两个方面,但阴阳必需要平衡和平和,无论偏向任何一方,都会出现性格的差异。

那么,甚么是阴阳平和气质呢?阴阳平和就是人体的阴阳可以相互依存,相互为用,相互协调平衡的健康体质和气质。所以阴阳平和气质的人目光和顺,仪态雍容随和,言谈举止不卑不亢,彬彬有礼,做事合情合理,尊严而又谦虚,有品而不乱,能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,不患得患失,不受任何诱惑,居处安静。也可以说,是最健康最正气的气质。

如何去培养一种阴阳平和气质呢?中医认为最重要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,饮食要均衡,作息要正常,不纵欲,不暴饮暴食。不过,阴阳平和气质必须要有健康的先天条件,一般人不能强求。如果要培养这种气质,就要刻苦磨练自己的性格和健康的生活习惯。

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有气质的人,但优秀的气质总是需要培养需要磨练。有好的气质,能增加你优美的形态和容貌,也能令你更受其他人的欢迎和赏识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都市日报

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,中医内科博

根据中医古籍的理论,男性在32岁左右生命是处于最强盛的状态,到了40岁后开始步入衰退期。女性在28岁左右生命是处于最佳的状态,到了35岁后开始步入衰退期。整体来说到了50岁后,身体便会出现某程度的持续衰退,老年病开始形成。要推迟老年病的出现,首先应改变自己的体质,使身体更「阴阳平衡」。

现代人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有了很大分别,最强盛和开始衰退的年龄,或许和古代医学典籍所载有所差别,但40岁后身体开始衰退,则是不争的事实。

这对于现代人是十分矛盾的,因为人的寿命愈来愈长,工作年龄也愈来愈长,却仍在40岁左右便开始衰退,即是说,可能有半生的时间都要在身体机能衰退的情况下度过。要减轻这种矛盾,唯一的方法,便是藉着适当的食疗和后天补养,使自己更长寿和更健康。

先天的遗传基因后天可以补救,我们要改变坏的饮食习惯,改变坏的生活习惯,此外用中医中药来改善我们的体质也很重要。中医理论指出:脾是后天之本,「先天不足后天补」,指的就是补脾胃。

脾胃好的人自然可吸收好、消化好、运输营养的功能好。脾胃在人体内就是一块土地,肥沃的土地所生长出来的肺、肾、肝、心等脏腑都会较为健康。健康的脏腑运作功能好,就不容易退化,可以推迟或幸免老年病的形成。

此外,后天的补养更可改善先天的疾病。人类的遗传基因,令很多人都患上了遗传病。例如父母有高血压,大部分子女都较容易患高血压;父母有糖尿病,大部分子女都易患糖尿病。但遗传不是绝对的,人类后天的补养和生活习惯、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很重要。

若一个人属于阳虚偏寒的先天体质,中医长期替他以补阳祛寒治疗,就可以改善他的阳虚寒底体质了。又例如,即使父母有糖尿病的遗传基因,只要自己能及早开始有恒地补健脾胃,而且注意饮食习惯,也可以大大减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i-Cable

香港连日寒冷,天文台预料要到1月22日兔年大年初一,最高气温才会回升至20度以上,但到了初二及之后数天,最高温度都只得18度。天气乍暖还寒,《有线健康》邀请注册中医李灼珊,分享冬季的养生补血贴士。

秋收冬藏 冬季宜进补

还有几天,就是送虎迎兔农历新年了!但香港的天气总是冷几日、暖几日,早晚温差大,体虚的人士可能一日内经历夏季和冬季,穿什么衣服成为最大烦恼。「中华中医中心」注册中医、中医内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这季节除了穿衣「宁多莫少」,更重要是养生补血,对抗一早一晚的寒气。

「我们中医,有所谓秋收冬藏,其实是一个自然界定律,而自然定律也是中医养生的基础。」李医师说,「冬天在自然界是阴盛阳衰,这时,人体内亦同样阴盛阳衰,所以是一般体质较虚弱人士进补的最佳时机。」

泥鳅补血效果好

冬季进补的关键是「食补」,即利用食物的性质去补身体的虚,从而纠正人体阴阳的偏差,例如用羊肉、狗肉(中医学上狗肉对补虚很有用,当然香港是禁止食用的,也有其他肉类可代替)、水鸭、乌龟、水鱼,甚至家常食用的牛肉、白鸽、鸡、鱼……等,只要和温补的中药材一起炖汤,便可有进补的效用。

而鱼类之中,李医师特别推荐以泥鳅补血,比其他鱼效果更好,街市也不难买到。

【食谱】泥鳅补血汤

材料:泥鳅鱼1斤,瘦肉半斤,党参5钱,圆肉5钱,当归3钱,红枣3枚,生姜1两。

做法:泥鳅洗净去肠,然后用沸水烫过去除黏液,用油和姜炒至黄色后加水6碗,再加入其他材料,慢火煲2小时便可。

功效:补气补血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贴文

  • 防失眠 睡觉配合阴阳平衡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夏季日长夜短,但湿热天气加上空调冷气的使用多又不是、少又不是,所以很多时夏日炎炎反而容易失眠。想在炎夏睡得好,就要紧记以下四大睡眠养生法则: 一、不要赖床——夏天日照较长,日出时间较早,所以大自然所禀受的阳气也较为充盛。在夏季早点起床活动,能鼓动身体的阳气,脏腑气血运行通畅,自能精神焕发。...

  • 立秋后要防温燥咳

    香港仔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引言 虽然极端天气酷热未完,8月7日已迎来「立秋」了。立秋本来是指庄稼逐渐成熟,暑气开始消退,「天口凉」……虽然在实际天气上并不适用,但中医内科博士、注册中医李灼珊提醒,大家不可忽略立秋这日子对于养生防病的意义,其中的关键就是「燥」。 内文 李灼珊医师指出,秋天是干燥的季节,立秋后即使不是实时转凉,但也会逐步转「燥」。「中医认为『肺为娇脏』,意思是特别脆弱,在干燥的秋天特别容易出问题,最常见的当然就是咳嗽了。」 她表示,刚立秋的天气,始终和深秋有所不同,8月7日立秋时其实香港还在放暑假,天气是炎热中带干燥,「这时容易患的咳嗽以干咳为主,伴着咽喉痕痒、痰少或痰黄、咽干痛、口干喜冷饮的情况,属于中医的『温燥咳』。大概要到中秋节以后,天气慢慢凉下来,天气以干冷为主,这时的咳嗽多数遇冷空气易诱发,仍以干咳为主,伴白痰、透明痰,口干而喜暖饮,有时候甚至觉得肺部凉凉的,那时节的咳嗽则多属于『凉燥咳』。」...

  • 治泄泻不能只袪湿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中医说的泄泻,主要是指大便次数增多,泻出物如水状,即「肚屙」。而造成泄泻的原因有很多,这些原因归根究柢与「湿」有关,最终导致脾胃功能失调。所以,要治泄泻大多要从袪湿入手,但也要注意,不能只着眼点于袪湿,否则会变了治标不治本。...

  • 治失眠两大概念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失眠是常见的都市病,中医师几乎每天接诊都必有此类病人。其实治疗失眠,首要明白两个概念,其一是「血不养心」,其二是「阳不入阴」。...

  • 处暑养生

    香港仔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

  • 子宫颈炎外洗治法

    力报 李灼珊  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子宫颈位于阴道与子宫腔之间,而子宫颈炎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常见成因之一。慢性子宫颈炎果延绵不愈,有机会引发子宫颈癌。...

Go to top
JSN Boot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