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tronews
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,中医内科博士
喉咙痛相信绝大部分人都试过,但是有些人并非喉咙痛,只是整天像有东西卡在喉咙,吞之不下,吐之不出,像一粒梅核,又像是一块肉,有些人觉得像棉絮,有些人觉得是痰,有些人觉得咽喉凹凸不平像生了肉粒。可是以咽喉镜检查一看,却甚么事都没有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这种咽喉病叫「梅核气」。
「梅核气」其实是一种咽喉不适,患者会觉得咽喉好像有一粒东西噎住,吞之不下,吐之不出,于是整天清喉咙,最终令喉咙损伤发炎。这个问题从古至今都有,古人认为它像一粒无形的梅核卡在喉咙中,故此称为「梅核气」。它其实是情绪失调的产品,病人细心留意一下,就会发现症状在压力大、心情不畅时会加重;开心、放假时减少。长此下去会影响进食意欲,而且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,咽喉由「卡卡」变成「刺痛」,更影响生活。
它的成因是精神抑郁,肝气横逆,结于咽喉所造成,简单来说就是「气顶颈」。一般人气顶,顶多一会也就散了,为何梅核气的病人喉咙会卡卡的呢?因为梅核气的病人除了情绪不畅外,多数有痰湿的问题,如:饮食过度、燥热、肉类、糖分太多,加上抽烟、饮酒,令气与痰胶结于咽喉,形成一种无形的阻碍物。
梅核气一般以女性居多,男性亦可发生。治疗要从情绪入手,疏肝理气之余化痰散结,病人亦应戒烟酒,喉咙不适感就会慢慢改善。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,中医内科博士
健康第一关键是「护肝」
我们所有吃下的食物全靠肝脏加工提炼成能量,并对有毒的物质进行处理净化。必须注意休息,少饮酒,不服食无必要的药物或补充剂(因为这些东西吃下肚里都需要肝脏工作,处理净化),才能有助护肝。
以护肝来说,中医讲究的是养肝和补肝,其实也就是预防和治疗的意思。要注意的是,肝脏对女性来讲特别重要,因为肝主藏血,肝脏的血液量占人体总血液量的百分之十三。女性的月经、怀孕、生产、哺乳等等一生中最重要的「任务」,都与血液有关。所以女性更需要有健康的肝脏。
中药之中,墨旱莲、何首乌都对肝细胞具有修复的能力,对肝功能有保护的作用。墨旱莲在性味归经之中归肾、肝经,功能滋补肝肾,凉血止血,传统上用于牙齿松动,须发早白,眩晕耳鸣,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。何首乌也是滋补性中药,功能补肝肾,益精血,壮筋骨。这两种中药在养肝之余,亦可减少肝脏脂肪的蓄积,因为一旦肝脏脂肪蓄积过多便会变成脂肪肝,有机会引发更严重的肝病。
墨旱莲、何首乌,配合党参、黄芪、佛手、丝瓜络、布渣叶等中药,可以有效地恢复肝的功能,保护你的肝脏,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,使用时应先经注册中医诊症,辨证论治。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Metronews
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,中医内科博士
曾经有一位女病人,每个月某些时候都会出现「风疹」。时间绝大部分是晚上看电视时,一边看,一边双腿就会出现淡白色的痕痒风团,愈抓就愈多,可是睡一觉就没有了。翌日晚上又再出现,令她非常困扰。仔细询问之下,她的皮肤一直没有过敏史,而每次发风疹的时候都在来月经前数天至行经中期,月经量偏少。此症应是她素体血虚,经行时阴血下注于胞宫,肌肤失去阴血濡润,以致血虚生风,形成经前风疹块,入夜加重。
风癞又称「风疹」,中医专称「瘾疹」,西医称为「荨麻疹」。它会在皮肤上形成一团一团凸起,非常痕痒,而且又和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,突然出现又突然消散。
中医角度的「风」,含意很广,包括「外风」和「内风」。外风包括自然界的风、和跟风一起来的致敏原如花粉、尘屑、毛发等;而内风是体内生的风,例如血虚引动的风、肝火旺盛引动的风等等。外风引起的风疹,病人往往能说得出成因,例如对海鲜敏感、花粉敏感等;而内风引动的风疹,往往要细心问症才可得知。
皮肤的问题是「有诸内而形于外」,必须找出体内问题才可有效处理。很多人以为风疹必定是湿热,以清热药、凉茶来处理,只会令问题更加严重。风疹患者在发作时可用香樟木1两、蚕砂半两、冬瓜皮1两、地肤子1两煎汤外洗或湿敷,可减轻痕痒。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坚杂志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 中医内科博士兼注册中医师李灼珊指出,中医理论中,非因天气温度高而出汗,日间多汗和夜间盗汗有可能属于不同的症,用于治疗的方剂也可能不同。 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陽加於陰謂之汗」,出汗是陽氣蒸發津液的生理現象。 正常出汗有调和衞气营血、平衡阴阳、调节体温、滋润皮肤的作用。 《素问 宣明五气》曰:「五脏化液心为汗」,指出汗与心的关系。汗液的生成、排泄与心血、心神密不可分,这亦奠定了以脏腑作为辨别汗水症状理论基础。...
力报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...
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猫热,但眼袋和「熊猫眼」(黑眼圈)若出现在人面上,却会让人感觉衰老或精神不济,要怎样处理?先谈眼袋问题。...
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鼻敏感在澳港两地都相当普遍,尤其每当目前的秋末冬初,早晚温差大,许多人便会鼻敏感发作。而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例如眼敏感、哮喘、湿疹等,是互有关连的,只要患上其中一种,有其他几种的机会也会较高。相反,只要鼻敏感控制得好,其他敏感症的发作也会较容易控制。...
力報 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人的体质基本可分寒和热,那么,究竟寒还是热的人较容易患上鼻敏感?其实这问题并非A或B那么简单,因为人的体质并不止寒和热两种类型,根据近代不同中医理论,认为体质有9类型甚至11类型,而寒和热只是其中的两类型。 以临床所见,其实寒或热的体质都可患鼻敏感,因为偏寒和偏热的体质都容易使正气失调而患上鼻敏感,「正气失调」才是鼻敏感的主因,而不是体质寒或热。但相对来说,偏寒的体质阳气较虚弱,所以一般也会较易患上鼻敏感。现时有理论认为,体质中有一种「特禀体质」,近似于西医所称的「过敏体质」,有这体质的人若再加上正气不足,也会更容易有鼻敏感的问题。...
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