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醫療站

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
今年的初夏相當熱,三、四月已出現多天30℃以上。不但熱,濕度也高,一般人在這樣的天氣下已很辛苦,「多汗症」患者更苦不堪言。中醫的方劑對多汗症有一定幫助,但中醫內科博士、註冊中醫李灼珊提醒,日間多汗和晚上多汗,中醫認為可能屬於不同的證型,或需不同的方劑治療。

李灼珊醫師表示,多汗症就是指皮膚出汗超出一般生理常態的情況。「例如在不太熱的環境,而且是沒有運動量的情況下,卻仍大汗淋漓浸濕衣衫,便可能是一種多汗症了。相反,若行山、跑步時大量出汗,不應立即視之為多汗症,必須綜合其他因素考慮。」

多汗症有些是病理性的,亦有很多是沒有任何病理因素的。屬於病理性的例如結核病、甲狀腺亢進、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,都可引致身體無端大量出汗。

中醫辨證要看陰、陽、虛、實,認為,李醫師指多汗症屬於虛證,可分陰虛和陽虛。「如果在日間大汗淋漓,稱為『自汗』,屬於陽虛;而在夜間睡着時出汗濕衫者稱為『盜汗』,屬於陰虛。我見過很多病人都分不清『自汗』和『盜汗』,其實只要記著以上的分法便可以了。」

以下李醫師介紹兩個治療多汗症的經驗方:

  1. 日間自汗治療方:黃茋1兩、白朮5錢、淮山5錢、芡實5錢、浮小麥5錢、麻黃根5錢、菟絲子5錢、牡蠣1兩、五倍子3錢、大棗5枚。
  2. 夜間盜汗治療方:黃茋1兩、山萸肉5錢、浮小麥5錢、麻黃根5錢、五味子3錢、地骨皮3錢、百合5錢、玄參5錢、糯稻根鬚5錢、甘草2錢。

以上兩個方劑,可每周飲兩次,直至多汗情況改善。但要注意,中藥扶正治療,一般需要時間較長方有效。以上方劑比較安全可靠,適合長時間服用,如有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力報

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
好好的一個人,為什麼會出現血虛呢?其實原因有很多,女性、年長等都是血虛的高危因素。另外,都市生活壓力大,中醫認為「思傷脾」而脾胃負責消化水穀以生化氣血,故此平日多思慮的人,無論成年人還是青少年,都容易損傷脾胃,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好好消化以形成氣血,最終形成血虛性貧血。現代人食無定時,而且愛吃生冷損傷脾胃,亦是原因之一。而大病久病,血液性疾病如地中海貧血等,亦是形成血虛的成因。

經中醫辨證確定血虛的人士,可考慮多吃以下食物:

肉類——牛肉、羊肉、烏雞、豬肉、鴨肉、豬肝、豬紅/鴨血。

蔬菜——菠菜、黑木耳、紅腰豆、黑芝麻、蓮藕、紅莧菜、連衣花生、黑糯米、紅豆、紅蘿蔔。

水果類——桑椹、提子、青棗、龍眼、車厘子。

 

亦可每月兩次,吃以下的養血食療:

參蓍歸芍益血湯

材料:黨參15g,北茋15g,當歸9克,白芍12g,淮山4片,烏雞一隻,杞子10g,紅棗3粒。

做法:

  1. 烏雞去皮切成4件備用,餘下藥材略浸洗。
  2. 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,大火煲30分鐘,轉中火煲1小時即成。

功效:黨參健脾益氣,北茋補中益氣,當歸養血潤燥,白芍滋陰養血,淮山健脾,烏雞補虛養血,杞子滋養肝血,紅棗健脾養血,可補氣養血滋陰。

 

 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思考香港

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
城市人生活緊張壓力大,又喜歡玩樂,體力身心同樣透支,容易令人情緒繃緊易發脾氣,影響自己和身邊的人。中醫的理念「調情志」是養生的重要一環,治病同時調理身心。大家不妨從生活食療出發,選擇合適食材,從而達至平復情緒提神養生,應付大都會生活的壓力。

談到壓力,大家都會覺得很常見,但有否想過,為何有些人容易適應和承受壓力,但有些人就很難適應和承受?其實,容易動肝火的人,大都是先天肝比較弱和血氣少,心臟也比較弱和血少,所以承受力和適應力也比較弱,他們容易情緒失控都是肝氣鬱結和心血不足所致。中醫治療角度,可以中藥養心血舒肝氣,肝臟健康人就可以保持心平氣和不容易動怒了,亦可以減低身體應付情緒不安的壓力,減少失眠和腸胃不適等都市人毛病。

另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情志(情緒)。有些人很容易鬧情緒,可是礙於不同原因即使嬲怒得面紅耳赤亦要強忍,其實這樣會造成肝氣鬱結,對身體不利,容易引起情緒病。那麼,難道要不停發脾氣罵人嗎?當然不是,而是要適當養肝和養心。持續養肝養心,肝臟和心臟供血充盈會令人變正向樂觀,改變對事情的看法和感悟。

至於食療方面,筆者提供以下幾個方向給大家參考:

  1. 中醫多以人參養心血,用白芍養肝血,日常可用作食療湯水之用,有助調理精神狀況和情志。
  2. 疏通肝氣方面,可以多喝玫瑰花茶、茉莉花茶等帶香氣的茶水,以暢通氣機。
  3. 若長期肝氣太盛,消化功能薄弱,胃酸倒流、易噯氣、易胃脹等,應少吃酸味食品,而應適量多吃甘甜味食物,但不可盡情吃甜品、飲含糖飲品。甘味的食物包括淮山、紅棗、黨參等,平日湯水食療中可適量加入。

適當使用以上食療方向,自然可收養肝之效,調理情緒。使用前可先諮詢註冊中醫。文章只屬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
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貼文

  • 脾虛+肝鬱致腸易激個案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
  • 汗水的日與夜

    堅雜誌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...

  • 中藥食療去熊貓眼

    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貓熱,但眼袋和「熊貓眼」(黑眼圈)若出現在人面上,卻會讓人感覺衰老或精神不濟,要怎樣處理?先談眼袋問題。 註冊中醫師、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出現眼袋原因很多「譬如年紀大眼部肌肉下垂;腎功能較差,水濕滯留在眼周圍;先天眼球較凸出;或眼周肌肉較多等等。」坊間不少美顏產品聲稱有助袪除眼袋,雖然產品有其功效,但單憑短時間外塗未必能見效,必須多方配合,內外兼顧並持之以恆。 想要減少眼袋,必須做到以下三點: 1....

  • 鼻敏感的內因和外因

     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
  • 寒熱體質均會鼻敏感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
  • 中醫火針治療靜脈曲張

   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
Go to top
JSN Boot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