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lect your language

香港仔

引言

根據廿四節氣,8月7日就是立秋了。當然,香港位處華南,天氣不可能立即轉為秋涼,但一旦秋涼、秋燥就多咳嗽,尤其久咳不愈十分常見,必須趁未入秋早作預防。

內文

中醫說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註冊中醫師、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指出,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,治療虛性、寒性的疾病是最恰當的,包括每到秋冬就舉目皆是的鼻敏感、久咳等。

「適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、過敏性鼻炎(鼻敏感)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咽喉炎、容易感冒等呼吸系統問題,此外也適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痛、腹瀉腹痛、消化不良、腸胃功能紊亂、慢性腸炎等;以及痛證如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強直性脊柱炎、頸椎病、肩周炎(五十肩)、腰腿痛等;婦科疾病如慢性盆腔炎、子宮肌瘤、痛經、乳腺增生等。」李醫生表示。

「冬病夏治」有不同方法,最為人所熟悉的是天灸,在三伏天時用溫熱中藥調製成藥貼,貼在相應穴位,提升人體陽氣,扶正祛邪,增強免疫力,達到溫經散寒,健脾溫肺,化痰平喘的作用。今年的三伏天灸日期如下,有需要的人士可諮詢註冊中醫:

初伏—7月15日(星期一)

中伏—7月25日(星期四)

末伏—8月14日(星期三)

加強伏—8月24日(星期六)

「若沒有時間去醫院或診所由註冊中醫做天灸,也可於以上日子在家中自行溫灸。做法是用艾條或艾盒對足三里、肺腧、脾腧、胃腧、大腸腧、大椎、命門、腎腧、次髎等穴位經行溫灸,也有溫經散寒、溫補肺脾腎的作用。」李醫師說。

不過,咳這回事有時防不勝防,甚至不用等入秋,若本身體虛或夏天吹太多冷氣,加上擠交通工具外感,夏天也絕對有機會患上久咳。這時就不要等秋涼,而應即時處理。

李醫師表示,「中醫一般把咳嗽分為兩種,『外感』和『內傷』。一般感冒咳嗽,多因吹風冒涼,或由接觸感冒患者傳染而來,多屬於『外感』。至於反覆久咳,並伴有氣促、咽癢、噴嚏、痰少等症狀,則多為氣管敏感,屬於『內傷』的範圍。」

至於久咳不愈,常跟「正虛」和「邪實」兩大因素相關。「正虛」大致是指人體正氣不足,抵抗力下降;「邪實」則大致是指外在環境的不利條件(例如空氣不流通、著涼等),由「正虛邪實」誘發的感冒咳嗽會恢復得特別緩慢。

預防秋天久咳,李醫師建議除了可考慮天灸,也可及早學會以下3招:

  1. 寒咳泡杯蘇葉茶

寒性咳嗽的患者,常見手足易冷、咯痰稀白、流涕,泡一杯蘇葉茶有溫肺祛風止咳的功效。

蘇葉茶

材料︰紫蘇葉3克、陳皮3克。

做法︰以上材料加水煮約20分鐘,溫服。

  1. 多做運動戒生冷

病情纏綿,反覆不愈的咳嗽,可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,因此患者應多做運動增強體質,並注意保暖,使體內正氣充足,自脄能減少發病機會。

  1. 減秋燥藥膳湯水

黃茋黨參百合湯

材料︰黃茋12克、黨參12克、南杏仁15克、百合18克、淮山15克、合桃肉15克、瘦肉半斤。

做法︰大火煮滾後,以慢火煲1至2小時,加鹽調味即可飲用。

功用:有補益肺、脾、腎功效,有助改善久咳。
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力報

廿四味——可以說是最苦寒的涼茶,它集合了多種性質寒涼的草藥而成,每家店的配方也不同,有的可能少於24味,亦有的為了標榜效力強勁,特別多加幾味藥材,成為廿五味、廿六味等。坊間常成藥材包括水翁花、鴨腳木皮、崗梅根、木患根、三丫苦、毛麝香、連翹、地膽頭、榕樹鬚、黃牛茶、救必應、鬼羽箭、布渣葉、蔓荊子、金錢草、蒲公英、火炭母、桑葉、千層紙、白茅根及淡竹葉等。但廿四味過於苦味,因此胃痛人士飲用後易胃痛,需小心注意。另外現代人多於冷氣間工作,身體燥熱情況比上一代少,因此大部分人都不需飲廿四味這種極為寒涼的涼茶了。

適合人士非常熱氣,口氣大,牙肉腫,皮膚生瘡而色紅腫痛,便秘,只怕冷不怕熱、煩躁。常吃煎炸辛辣人士

五花茶——雖然和廿四味都是黑黑的,可是寒涼的級數較廿四味低很多。五花茶究竟是哪五花一直都沒有統一標準,但基本上一定有金銀花、菊花和木棉花,之後視乎店家的配方再加上葛花、槐花、款冬花、辛夷花、雞蛋花湊成五花而成。

當中主要成份金銀花可清熱解毒,疏散風熱;菊花疏散風熱,平肝明目,清熱解毒;木棉花清熱利濕。合用可以清解暑熱,化濕解毒。

適合人士熱氣不嚴重,偶然因為吃辛辣煎炸而引起的身體煩熱、口乾、口氣重、喉嚨痛、皮膚生瘡、睡眠差、便秘等。
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香港仔

引言

全球暖化影響日深,雖然本港由5月起天雨連綿不斷,但只要停雨氣溫便立刻高達三十多度,天文台也曾發出酷熱天氣警告,在這種情況下,誰不想逃離戶外的烈日,躲進涼快的室內呢?可是,中醫內科博士、註冊中醫李灼珊指出,長期留於溫度過低的冷氣間內,就容易患上「冷氣病」,必須小心。

內文

「冷氣病」並非正式的中、西醫學病名,而是身體在空調冷氣環境下,所造成的一系列不適症狀的統稱,主要是由於排汗不暢,使人出現頭昏、困重、咳嗽、鼻塞流涕、胸悶、口乾、倦怠、鼻癢等等不適。

李灼珊醫師表示,中醫認為,人體的陰陽盛衰,本來是順應著自然界的「節律而變化。所以在夏天,我們體內的陽氣也相對較為旺盛。可是,長期逗留在冷氣間內,溫度偏低,會令毛孔緊閉,體內陽氣引起的熱無法以流汗的方式排出,便會形成暑熱困阻於體內,而出現上述不適症狀,也就是冷氣病了。」

「冷氣病」並非小事李醫師說,抑制著體內陽氣的寒,可以導致氣血運行遲滯,繼而引發或加重身體原有的疾病。「例如,本身有經痛的女性,長期處於冷氣房內,會令體內氣血的推動力變得更弱,形成氣滯血阻的情況,於是每當月經來潮時,便更容易出現劇烈的腹痛。」

而本身受其他痛症如肩頸痛等困擾的人士,亦可因「冷氣病」而造成局部關節的氣血堵塞,寒滯經絡,加重肩頸背痛及關節疼痛的情況。至於鼻敏感或氣管敏感的患者,經常吹冷氣,風寒外犯,這些呼吸系統症狀也會加劇。

李醫師建議室內冷氣盡量不要太凍,也不要坐在風口。此外,要注意多運動,「順應夏季的特性,進行戶外活動時流一點汗,可鍛煉身體之餘,又可以加強身體對冷熱溫差的耐受性,從而減少因冷氣病而出現的各種症狀。但要留意,戶外活動後,應避免立即進入低溫環境,應先停留在與戶外溫差較小的和暖區,例如大廈的大堂,讓身體適應溫度變化後,才進入低溫的冷氣房間。而且運動後也不可立即以冷水洗澡,也不應立即飲用冷飲,以免損傷陽氣。」

一旦不慎染上冷氣病,可用香薷、白扁豆、厚朴各5克,以沸水泡服,有助紓緩症狀。如持續不適,便應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
去濕防冷氣病食療推介:

淮山赤小豆薏米粥

材料:淮山300克,赤小豆、薏米各150克,茯苓60克。冰糖或黑糖適量。

做法:

  1. 淮藥洗凈,去皮、切成丁塊。
  2. 薏米、茯苓洗淨,泡水1小時,放入鍋中加水煮至軟身和微爛,取出備用。
  3. 赤小豆洗淨,泡水1小時,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開水以大火煮沸,改小火續煮10分鐘,熄火燜1小時,加入所有材料再以大火煮開,轉小火煮15分鐘,熄火燜半小時,最後加入冰糖或黑糖拌勻即可食用。主要飲粥,稍食淮山、赤小豆、薏米。

功效:健脾益氣,利水消腫,利濕除痺。有助加強身體津液的輸布及排泄,將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,還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。
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貼文

  • 女性脫髮關乎血虛

    力報 李灼珊中醫館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電話:2382 3387 男女都不願意出現脫髮,看著鏡中的自己頭髮日漸減少,肯定不是味兒。不過要注意,男女脫髮不論成因、過程、改善方案等,都有一定分別。 以女性脫髮而言,脫落的速度一般比較緩慢,頭髮會慢慢稀疏、枯黃幼弱無光澤,但最終很少會出現全秃。中醫認為,女性脫髮多屬於「營養性血虛性脫髮」,簡單來說就是關乎血虛。例如婦女在產後血虛,或更年期腎虛,內分泌不足時,都會引起脫髮和頭髮稀疏、幼弱、枯黃。亦有些女性是因久病體虛、貧血,或癌症化療後等因素而出現脫髮。...

  • 女性防失禁 應及早補腎

    力報 李灼珊中醫館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電話:2382 3387...

  • 「祛邪風」預防中風

    力報 李灼珊中醫館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電話:2382 3387...

  • 養心安神改善過度活躍

    力報  李灼珊中醫館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電話:2382 3387...

  • 龍骨、牡蠣鎮胃火治痱滋

    力報 李灼珊中醫館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電話:2382 3387...

  • 龍骨、牡蠣鎮胃火治痱滋

    力報 李灼珊中醫館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電話:2382 3387...

聯絡我們

地址: 香港 新界 葵涌 打磚砰街49~53號

         華基工業大厦一期 22樓 K室

銷售電話:2382-3387, 2397-3885  傳真:2397-3895

@2025  SubYeeFong 《拾易坊》All Right Reserved

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