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ket.com

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
香港一年四季都有腸胃病,進入秋冬尤其是高發期。雖然大多數腸胃病不是嚴重問題,但亦令人十分困擾。根據臨床經驗,其實香港人的腸胃問題,大多離不開四個因素,大家只要知所趨避,就可減少受腸胃病折磨了:

天氣因素

在極端天氣下,過了中秋仍連綿多雨,天氣潮濕,若濕氣積聚體內,便會產生「邪氣」,易生疾病,而最常見是腸胃病。若濕氣以水、痰等形式積聚體內,對脾胃影響更大,會加重脾胃的負荷,容易產生飽滯感、引致肚瀉或便秘。因此,大家在現今這季節應避免進食肥膩、濃味、生冷的食物,以減少脾胃負荷。另亦,多做排汗的運動也有助強化腸胃。

飲食咀嚼不足

當飲食進入口腔後,口腔會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,然後食物進入胃部,再經胃酸的參與,幫助食物的消化,再進入十二指腸,經膽汁及胰臟分泌液,再將食物進一步的分解,最後進入小腸,進行吸收。食物整個的消化過程中,口腔、胃、膽、胰、小腸都有適當的參與,各司其職,所以未經足夠咀嚼,太快將食物吞下的人,很容易加重其後各器官的負擔,誘發腸胃病。

工作緊張

很多人吃飯時都放不下工作,不斷覆電話、發短訊。眾所週知,人的消化需要動力、能量,來源自氣與血,當胃部需要大量血液去將食物消化的時候,你卻將資源分配到大腦,嚴重分薄了胃部的血液供應,久而久之,胃部就會出現病變了。

過度玩手機

手機、平板電腦的出現,為我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,但若使用不當,卻有損身體。古賢有說:「生病起於過用。」所以如果一邊進食,一邊玩手機、看社交媒體,不但未來腸胃病會因此而大行其道,其他健康問題也會增加。

但要注意,以上四個是誘發疾病的因素,卻不是發病的主要原因。防病最重要的是人體的正氣。中醫認為,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」如果人體正氣充盈,縱然濕重,亦不一定會發病的。
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貼文

  • 外感咳、內傷咳的相互關係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每逢入秋,澳、港兩地居民人的咳嗽便變得十分普遍,有時更久咳難愈。臨床上,咳嗽的成因主要分作「外感」和「內傷」兩大類。...

  • 寒咳、熱咳、燥咳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咳嗽在臨床上基本可分作寒咳、熱咳、燥咳、風咳、痰咳、鬱咳等證型。所以中醫辨證時,首先需分辨該患者是外感還是內傷咳嗽,然後就需要了解患者咳嗽的時間、節律、性質、聲音及加重因素等,以判斷是屬於哪種證型。 寒咳:可分為風寒咳或虛寒咳。風寒咳多由於感受風寒,肺氣失宣所致;而虛寒咳多因陽氣不足,腎虛不能納氣而引起咳嗽。兩者主要分別是,「風寒咳」咳嗽聲重,咽癢,痰稀薄色白,常伴鼻塞、流清涕,以及肢體痠痛,無汗等表證;而「虛寒咳」夜間咳嗽較明顯,咳聲低怯,少氣或伴氣喘,怕冷惡寒,四肢冰冷。 熱咳:多由於外感風熱,肺失清肅所致。特點是咳嗽劇烈頻作,氣粗或咳聲嘶啞,咽乾喉痛,痰色黃、黏稠並難以咯出,常伴鼻流黃涕等表證。...

  • 調整體質 助你少咳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
  • 不同咳嗽日常食療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若因體質的關係,感冒痊愈但仍繼續咳嗽,食療是好幫手。經中醫辨證後的不同咳嗽證型,現舉食療例子參考如下: 寒咳食療—紫蘇葉生薑茶...

  • 秋冬到 及早預防腸胃病

    Hket.com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
  • 防失眠 睡覺配合陰陽平衡

    力報 李灼珊  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夏季日長夜短,但濕熱天氣加上空調冷氣的使用多又不是、少又不是,所以很多時夏日炎炎反而容易失眠。想在炎夏睡得好,就要緊記以下四大睡眠養生法則: 一、不要賴床——夏天日照較長,日出時間較早,所以大自然所稟受的陽氣也較為充盛。在夏季早點起床活動,能鼓動身體的陽氣,臟腑氣血運行通暢,自能精神煥發。...

Go to top
JSN Boot template designed by JoomlaShin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