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nkHK
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師,中醫內科博士
香港仍保存完整的民間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
1842年香港割予英國後發出公告,按《南京條約》之下,英方不得干預本地中國傳統的生活習慣,承諾會按中國律例、風俗和習慣管治香港居民。所以,很多傳統中國文化和中國的風俗習慣在香港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。
例如,每年的驚蟄節就是香港民間打小人的時候,因為驚蟄的「蟄」有潛藏的意思。這個時節因為雷聲較多,驚醒在地下冬眠的昆蟲,四出破壞農作物。因此,農民會舉行儀式,驅趕害蟲、祈求農耕豐收、生活平安,之後逐漸演變成打討厭的人,趕走衰運。
中國民間風俗打小人在香港仍保存得很有特色,這是歷史遺留的而且是僅存的一種民間心理治療方式。打小人在中醫稱為祝由術,以咒術醫病,又被稱為巫術。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是咒語畫符的迷信道術,但在中醫眼裡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治病招數。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。
香港打小人的習慣原集中在灣仔寶雲道姻緣石。現在打小人的集結地搬去了銅鑼灣鵝頸橋已經過百年了。鵝頸橋每天都擺有7~8個協助打小人的攤位,每次收費港幣數十至一、二百不等。很多工作不如意,生意不如意,拍拖不如意的怨男怨女都會在此處打小人。打小人的程序有神婆協助,來打小人的男女會向神婆訴說因由和苦衷,神婆就會將你怨恨的對方名字寫在紙上,然後為客人上香,將福紙在客人身上頭上掃一遍後焚燒了,再將寫有仇家名字的紙用一隻繡鞋大力拍打,一邊打一邊唸咒,其咒辭大既是:「打你個死人頭,打到你有氣無碇唞;打你隻死人腳,打到你無鞋挽屐着;打你個死人口,打到你食咗都會係咁嘔……」咒辭一般不會唸對方的名字。
在現實的生活中,諸般各樣的人都有,當你遇上無理的上司、同事、施政者,甚至情敵,必然令你恨之入骨,但你又無法還擊,無法對付,在意識形態上,這個「打小人」的習俗和狠毒的咒語有心理減壓的超神效作用。將心頭的怨氣,透過動態口號,將壓力意識轉嫁於無形,達到將怨氣放下,這是一種轉移情緒的方法,是不想直接破壞人際關係亦不想傷害對方,用作宣洩不滿情緒與壓力的民族智慧。所以,「打小人」的中國習俗文化是一種平衡心理和舒肝解鬱的中醫精神治療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Metro News
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師,中醫內科博士
香港夏天向來潮濕,受面油困擾的不一定是青少年,個人臨床所見,即使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、甚至是七十多歲的長者,都會出現面油過多的情況。臉上整天油膩膩的,撇除儀容問題,個人感覺也不好受。
西醫認為面油即是皮脂,受荷爾蒙、年齡、性別、濕度等影響,適量的面油可滋潤皮膚,一旦過量則會成為脂溢性皮炎或形成暗瘡。中醫的看法,主要認為面油是痰濕。
痰濕是什麼呢﹖它是身體代謝不了的水份,停留在身體各處。脾胃是運化水濕的主要臟腑,有「喜燥惡濕」的性格,最怕甜、生冷、濕氣、油膩和壓力。為什麼年輕人面油特多呢﹖因為年輕人特別喜愛甜食、凍飲、雪糕、甜品、魚生、高脂肉類雞扒、豬扒等,損害脾胃,令脾胃不能好好運化水濕,形成痰濕。因此,面油在濕熱的日子會更加厲害,就是因為外濕引動內濕,面油更源源不絕。
初期的面油問題,往往戒口及調整飲食已可改善,例如戒吃糖果、飲品走甜已大有幫助。但戒口千萬不要自欺欺人,曾有病人因為脂溢性皮炎求診,連頭髮也是油油的,叫他戒吃糖果,他就轉吃朱古力,其實兩種都是重甜的食物,同樣都是會引來痰濕的。
濕熱及寒濕都可引起面油,兩者都會出現厚舌苔;只是濕熱的舌苔較黃,寒濕的舌苔較白。平日可多飲冬瓜湯、薏米水,都有助排濕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力報
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師,中醫內科博士
中國民間素有「十男九痔」的說法。一般人如果有習慣性便秘,或者長期坐的時間多,站起來活動的時間少,大多容易生痔瘡。另一方面,男士若經常有性衝動,亦會較容易生痔瘡。女性在懷孕期間由於肛門附近的血管受壓,出現痔瘡更是十分常見。因為痔瘡的形成主要是由於人體肛門周圍的靜脈經常受壓,而以上情況都會令靜脈受壓。
部分人士痔瘡經常出血,或者痔瘡經常發炎腫大疼痛,坐在任何椅子上都需要先放上一個軟坐墊,嚴重至類似情況者就一定要治療了。
痔瘡做手術很辛苦,而且日後復發的機會亦很大,因為痔瘡是由個人生活習慣所形成,而單靠切除手術並不能治本。以下我給大家介紹兩個治療痔瘡的經驗方,分別適合不同程度的痔瘡患者。
適合痔瘡經常出血:黄芪1兩、阿膠1兩、墨旱蓮3錢、白芨3錢、桑椹3錢、金櫻子5錢、藕節3錢、大棗3枚。
適合痔瘡發炎,疼痛嚴重:黃芪5錢、柴胡3錢、槐花2錢、白芨3錢、升麻3錢、赤芍3錢、丹皮3錢、地榆3錢、王不留行3錢、絲瓜絡3錢、甘草2錢。
以上方藥供大家參考,有可能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而需略加調整。此外病人也應多吃纖維食物,以及不要太長時間坐著不動,才有助治本。如有疑問,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堅雜誌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...
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貓熱,但眼袋和「熊貓眼」(黑眼圈)若出現在人面上,卻會讓人感覺衰老或精神不濟,要怎樣處理?先談眼袋問題。 註冊中醫師、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出現眼袋原因很多,「譬如年紀大眼部肌肉下垂;腎功能較差,水濕滯留在眼周圍;先天眼球較凸出;或眼周肌肉較多等等。」坊間不少美顏產品聲稱有助袪除眼袋,雖然產品有其功效,但單憑短時間外塗未必能見效,必須多方配合,內外兼顧並持之以恆。 想要減少眼袋,必須做到以下三點: 1....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