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報
李灼珊 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每逢入秋,澳、港两地居民人的咳嗽便变得十分普遍,有时更久咳难愈。临床上,咳嗽的成因主要分作「外感」和「内伤」两大类。
外感咳嗽:每当天气骤冷骤热,气候突变的时候,例如初秋偶尔有雨,六淫(风、寒、湿、暑、热、燥)便会乘体虚从口鼻或皮毛侵袭人体,以致肺气的宣肃功能失调作咳。而古代「医圣」张仲景曾道:「六气皆令人咳,风寒为主。」认为咳嗽以风邪夹寒居多。
内伤咳嗽:身体各个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致咳嗽,例如肺气虚弱,肺阴不足,都能使肺主气的功能失常。另外,若长期饮食不当,脾虚消化能力减弱以致水湿不运成痰,痰邪上扰肺脏亦可引致咳嗽。而情志不畅、容易生气的人,亦可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而火气犯肺作咳。以上都属于中医所指的内伤咳嗽。
临床上,咳嗽的成因亦可以是内外因素夹杂所致,事实上单纯「外感」或「内伤」的咳只占少数。当咳嗽患者来求诊,中医首先会从问诊、舌、脉等辨证,例如脉浮紧,兼有恶寒发冷等表证,辨证为外感风寒。但有时表证已不明显,但咳嗽尚未痊愈,便有可能是由外感证演变成内伤证。又例如如感冒曾发烧,热伤肺阴,于是即使外邪已去仍会继续出现咳嗽。所以咳嗽的外因和内因,既可以夹杂存在,也可以是转变的关系,必须细心辨证然后对证论治。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力报
李灼珊 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「强中」骤看好像很正面,实则是一种病态。例如,有些男性自夸「金枪不倒」,但如果是阴茎在没有性刺激的情况下长时间勃起,甚至伴有肿胀或疼痛,无法软化下来,便是一种「强中」的病态,亦称为「阳强不倒」。若影响至尿道或海绵体,引起尿频、尿急、小便困难甚或尿潴留等,更需尽快延医诊治。
强中的病因很多,有因肝经火热、阴虚火旺,或湿热下注,无论如何,总不离一个「火」字。火有虚实,治疗此病,务以降火优先。但这种降火又不能用太多的水,否则柴枝尽湿,不能再点着,便会变成阳痿,所以中医选择治强中的药物必须十分小心。
海蜇是治疗强中很好食材之一,女性有时也合用。例如女性在更年期间有时性欲出现亢奋,或是肾虚有火的现象,可用海蜇二两,洗净盐渍,用来煲汤,用盐调味,不用放糖,只饮其汤,不食其渣,有食疗功效。强中的病机,与其相类,可以借用,效疗相若。
海蜇味咸性凉,咸可软坚,凉能退热,效力平和,使用恰当,可降虚火而不灭真火,能保肾阳之不伤,是恰可的食材。可用适量玄明粉,开水浸泡阴茎,每晚一次,作为辅助,内外兼治。玄明粉是从芒硝精制而来,有泄热之功,两者合用有事半功倍之效。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香港医疗站
李灼珊 注册中医
中医内科博士
看中医的人士,或多或少曾被中医指有「血虚」的问题,尤其有贫血征状例如头晕、疲劳、健忘、眼花、面色苍白、嘴唇色淡、容易断发、月经量少等的女士。注册中医师、中医内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本港虽然是一个文明城市,但临床所见患贫血的人比想象中多。
「例如,一些长期的不适,如头晕、疲劳、眼花、心跳、健忘、脱发等等,其实很多时都是血虚引起。」李医师说。
西医界定贫血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素或红血球水平,而中医则会从脉诊、舌诊、望诊及其他身体表现来诊断。很多时,血虚的人在西医体检上并未出现贫血的指标,可是在体质及身体表现上已表现出阴血不足的血虚状态。
「在这方面,女子天生比较吃亏,因为女子一生以血为本,月经、怀孕、生育、哺乳都需要大量用血,消耗比男子大得多,因此贫血多见于女性。」李医师表示,「另外,都市生活压力大,中医认为『思伤脾』,平日多思虑的人无论成人还是青少年,都易损伤脾胃,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好好消化以形成气血,最终形成血虚。此外,食无定时、爱吃生冷、为了减肥而盲目节食、年长、大病久病之后均会容易形成血虚。」
血虚可按中医辨证论治服中药治疗,而养血食疗也不可或缺,始终食物可直接生成血气。
李医师表示,养血食疗可分两方面:
肉类:牛肉、羊肉、鸡肉、猪肉、鸭肉、猪膶、猪红、鸭血等。
蔬菜:菠菜、黑木耳、红腰豆、黑芝麻、莲藕、红苋菜、连衣花生、黑糯米、红豆、红萝卜等。
水果类:桑椹、葡萄干、青枣、龙眼、樱桃等。
以党参、当归、红枣、南枣、阿胶、杞子、黑糖/片糖、北茋等中药烹调养血汤水,例如「参茋归芍益血汤」——
材料:党参 15g,北茋15g,当归9克,白芍12g,淮山4片,乌鸡一只,杞子10g,红枣3粒。
做法:
功效:党参健脾益气,北茋补中益气,当归养血润燥,白芍滋阴养血,淮山健脾,乌鸡补虚养血,杞子滋养肝血,红枣健脾养血,可补气养血滋阴。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坚杂志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 中医内科博士兼注册中医师李灼珊指出,中医理论中,非因天气温度高而出汗,日间多汗和夜间盗汗有可能属于不同的症,用于治疗的方剂也可能不同。 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陽加於陰謂之汗」,出汗是陽氣蒸發津液的生理現象。 正常出汗有调和衞气营血、平衡阴阳、调节体温、滋润皮肤的作用。 《素问 宣明五气》曰:「五脏化液心为汗」,指出汗与心的关系。汗液的生成、排泄与心血、心神密不可分,这亦奠定了以脏腑作为辨别汗水症状理论基础。...
力报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...
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猫热,但眼袋和「熊猫眼」(黑眼圈)若出现在人面上,却会让人感觉衰老或精神不济,要怎样处理?先谈眼袋问题。...
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鼻敏感在澳港两地都相当普遍,尤其每当目前的秋末冬初,早晚温差大,许多人便会鼻敏感发作。而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例如眼敏感、哮喘、湿疹等,是互有关连的,只要患上其中一种,有其他几种的机会也会较高。相反,只要鼻敏感控制得好,其他敏感症的发作也会较容易控制。...
力報 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人的体质基本可分寒和热,那么,究竟寒还是热的人较容易患上鼻敏感?其实这问题并非A或B那么简单,因为人的体质并不止寒和热两种类型,根据近代不同中医理论,认为体质有9类型甚至11类型,而寒和热只是其中的两类型。 以临床所见,其实寒或热的体质都可患鼻敏感,因为偏寒和偏热的体质都容易使正气失调而患上鼻敏感,「正气失调」才是鼻敏感的主因,而不是体质寒或热。但相对来说,偏寒的体质阳气较虚弱,所以一般也会较易患上鼻敏感。现时有理论认为,体质中有一种「特禀体质」,近似于西医所称的「过敏体质」,有这体质的人若再加上正气不足,也会更容易有鼻敏感的问题。...
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