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
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博士《都市日报》专栏
从中医角度,在人类各种各样的癌症中,最恶、最难治疗的癌症就是肝癌了。肝癌早期不容易发现,没有肝功能受损的病征,而肝细胞的癌变很快,故此一旦发现时大多已属于晚期,死亡率很高。
肝癌一旦到了晚期,肝脏会出现肿、硬、痛,这是由于肝细胞增生分裂失控所致。
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,位于身体的右上腹,担当着许多功能。在西方医学的认识,我们主要靠肝脏产生和储备热量,肝脏同时也负责转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,以便身体吸收所需的能量;也制造各种蛋白质、胆汁等等。而更重要的是肝脏的解毒作用,它负责分解体内的废料及有害物质,经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,藉此「排毒」。
#疏泄全身气血津液
至于中医则认为,肝主疏通及宣泄,有着疏泄全身气、血、津液的作用,以确保它们运行畅达。此外,中医认为肝有负责贮藏血液及调节血量的作用,即当我们休息和睡眠时,身体的血液需要量减少,多余的血液便会藏于肝,而当运动或工作时,身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加,肝便会将贮藏的血液输送全身。所以,若我们肝血不足,肝则无血可藏,有需要时也就无法供应身体所需。
西医认为,肝癌的成因包括肝脏长期受酒精或药物影响,或因病毒影响,例如乙型肝炎。中医则认为,肝癌可分为肝郁脾虚型、肝热血瘀型、肝肾阴虚型几种,细辨之下和西医的理论并无相悖之处。
我们健康的肝脏,一定要柔软,颜色要鲜红多血。如果肝细胞受病毒感染发炎,或者经常受酒精伤害和有毒的物质伤害,就会变大变硬,肝内的血液相对会减少,血液不足的肝脏会变得虚弱灰暗变质,肝脏亦会因为血液温暖不足而凝聚寒气。因此,保护我们的肝脏是预防肝细胞癌变的最好方法。
#养血舒气保肝康
首先,我们必须要知道肝脏的特性。肝主藏血,肝内的血流量要充足。肝不喜太劳累和刺激动气,所以我们要早睡早起,睡眠充足,保持心态平静平衡不激怒。
身心舒畅是保护肝脏的最好方法。用甚么中药可以保护肝脏呢?保护肝脏就要用中药养肝血和舒肝气。#养肝血的中药有:#当归,#党参,#黄芪,#首乌,#白芍,#桑椹等。舒肝气的中药有:#佛手,#砂仁,#香橼,#香附等。祛肝寒的中药有:#吴茱萸,#小茴香等。以上中药如何运用要视乎患者的体质、症状而选用。在使用之前最好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
#胃气胀 #疏肝和胃 #胃气要往下
---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
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博士《都市日报》专栏
胃气胀有很多成因,包括吃东西过急,或是边说话边吃东西,以致无意中吞下过多空气,令肠胃制造大量气体。又或是吃了些容易引起胃气胀的食物。一旦出现胃气胀,会感到胸膈满闷、胃肠充气、作饱、鼓胀甚至疼痛,必须处理好这些「气」,以免影响生活。
「胃气」是甚么?其实,胃气是人体多种「气」之一,有重要作用,胃必须有根据中医学定义的「气」,才能消化和传送营养物质。所以,胃气胀问题不在胃气本身,而是身体有其他问题令「胃气不降」。
而胃气胀的其中一个成因,是吃了些容易引起胃气胀的食物,例如豆类、粟米、萝卜、椰菜、果仁、洋葱、全麦面包,以及番薯、马铃薯等。也有些人身体无法吸收乳糖,吃了奶类食品如牛奶、芝士、雪糕等也会产生较多胃气。
#激气容易伤胃气
中医学认为,人的胃气要「向下行」,作用是将食物传送到小肠,再消化为营养,同时将食物的渣滓传送到大肠,变成大便,这是人体自然消化的过程。但如果胃气不降,甚至转为上逆,顶着咽喉,便会造成腹胀、嗳气了。
至于胃气不降的原因,除了食物,也和情绪有关。例如经常工作过劳,没有胃口;或常因一些事情激心,引起肝气横逆犯胃,都可能会引致胃气不降,于是每次进食后都消化得不好。还有,我常见有些病人,因过度服食寒凉的感冒药或止痛药,伤了胃气,令胃气不能顺行,反而上冲于咽喉,同样会令人胃气胀。
#佛手砂仁帮助行气
我们中医治疗胃气不降,一般都是用养胃阴、补胃气的方法。例如会多用 #党参、#白芍、#石斛 养胃阴,此外也会用 #淮山、#白朮 等补胃气,再用上少许佛手、砂仁等行气药来帮助。而木香、香附等药会破胃气,就不太适宜使用,切勿用错。
而当中有一味药通常都会用到,而且分量较重,就是 #代赭石。代赭石是赤铁矿的矿石,有平肝潜阳,重镇降逆的功效,可降上逆的胃气而止呕、止呃、止嗳气。很多治疗腹胀嗳气的方剂都会以代赭石为主药,借助它的功效来引胃气下行,让胃气直入肠中通大便,症状即可解除。古时很难觅得代赭石,因此常需以 #牡蛎(即蚝壳)代替,今天开采技术进步,真的代赭石反而不难买到,但使用前最好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
--李灼珊
香港注册中医师
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博士《资本一周》专栏
高血压在本港愈来愈普遍,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将过高的血压降低,久而久之,便会逐渐影响肾功能,当肾功能减退时,会出现多尿、夜尿,甚则会令尿量减少,甚至出现蛋白尿和血尿、尿毒症等。当出现这些「讯号」代表肾的功能已受损害,而且不一定可回复正常,所以,高血压患者每天都必须将血压保持正常。
毫无疑问,西药在降血压方面的效果比较直接及稳定,大部分患者服后每天的血压都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,但降血压西药也不是没有缺点的,例如一旦开始服食就一定要每天服食,一旦停药便可能会出现血压反弹。
但始终有小部分人,就算服了降血压西药,血压依然过高,那怎么办呢?西医可能会为病人转换另一种药,或让病人同时服食两种降血压药,但也不一定有效。中医认为,出现这情况的原因,很可能是病人已经肾虚了,「肾水」不足以养「肝木」,于是令肝阳上亢,亦即相当于血压过高。又或者是肾气虚,「肾水」不能与「心火」相济,所以身体内的血压不能平衡。换句话说,西药只能治标,在这种「本虚」的情况下它却未能治本。
对于以上情况,我常会用以下这条 #经验方:
山萸肉5钱、熟地5钱、山药5钱、茯苓5钱、丹皮3钱、泽泻3钱、黄芪1两、牛膝3钱。
这条经验方其实是以经典养阴补肾名方「六味地黄丸」为基础,加上黄芪和牛膝。方中利用山药补脾,熟地补肾,山茱萸补肝,这三药可大补肾水;但也不是毫无节制的补,另外又用茯苓来除湿,丹皮来清肝,泽泻来清肾,这六味药合用称为「三补三泻」,千百年来十分有名。再用黄芪补气,将血液推动,兼加用牛膝引血下行,便有机会令血压下降。继而夜尿等症状也可减轻。
若想将之做成汤水食疗,我建议加猪瘦肉或去骨、去皮的鸡肉同煲,之后可吃肉饮汤。但大家在用这条方之前,最好先咨询注册中医师,不宜自行使用。
坚杂志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 中医内科博士兼注册中医师李灼珊指出,中医理论中,非因天气温度高而出汗,日间多汗和夜间盗汗有可能属于不同的症,用于治疗的方剂也可能不同。 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陽加於陰謂之汗」,出汗是陽氣蒸發津液的生理現象。 正常出汗有调和衞气营血、平衡阴阳、调节体温、滋润皮肤的作用。 《素问 宣明五气》曰:「五脏化液心为汗」,指出汗与心的关系。汗液的生成、排泄与心血、心神密不可分,这亦奠定了以脏腑作为辨别汗水症状理论基础。...
力报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医内科博士...
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猫热,但眼袋和「熊猫眼」(黑眼圈)若出现在人面上,却会让人感觉衰老或精神不济,要怎样处理?先谈眼袋问题。...
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鼻敏感在澳港两地都相当普遍,尤其每当目前的秋末冬初,早晚温差大,许多人便会鼻敏感发作。而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例如眼敏感、哮喘、湿疹等,是互有关连的,只要患上其中一种,有其他几种的机会也会较高。相反,只要鼻敏感控制得好,其他敏感症的发作也会较容易控制。...
力報 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 人的体质基本可分寒和热,那么,究竟寒还是热的人较容易患上鼻敏感?其实这问题并非A或B那么简单,因为人的体质并不止寒和热两种类型,根据近代不同中医理论,认为体质有9类型甚至11类型,而寒和热只是其中的两类型。 以临床所见,其实寒或热的体质都可患鼻敏感,因为偏寒和偏热的体质都容易使正气失调而患上鼻敏感,「正气失调」才是鼻敏感的主因,而不是体质寒或热。但相对来说,偏寒的体质阳气较虚弱,所以一般也会较易患上鼻敏感。现时有理论认为,体质中有一种「特禀体质」,近似于西医所称的「过敏体质」,有这体质的人若再加上正气不足,也会更容易有鼻敏感的问题。...
李灼珊 注册中医 中医内科博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