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報
李灼珊 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鼻敏感在澳港兩地都相當普遍,尤其每當目前的秋末冬初,早晚溫差大,許多人便會鼻敏感發作。而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例如眼敏感、哮喘、濕疹等,是互有關連的,只要患上其中一種,有其他幾種的機會也會較高。相反,只要鼻敏感控制得好,其他敏感症的發作也會較容易控制。
人的身體很複雜,而構成外在環境和個人生活的各種因素更複雜,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著人的健康,因此,幾乎每種病都有「內因」和「外因」,分別在於哪一個的影響較為重要,這就因病、因證甚至因人而異了。兩個人患同一種病,「內因」和「外因」所佔的比重也不一定相同的。
在中醫角度,一般來說鼻敏感「內因」是主要因素,包括本身正氣虛弱,抗病能力較低,當受到外在致病因素影響時便較容易鼻敏感發作。所以,「外因」包括天氣、環境等也有一定影響,它們是通過「內因」而引起鼻敏感,以「內因」仍是最重要的,正如《黃帝內經》指出: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」,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就是指這種情況。
至於鼻敏感和其他敏感症相關,除了關乎人體的正氣,也涉及中醫學最重視的影響健康因素之一:體質。西醫常用於治療鼻敏感的藥,都可較快見效,但對於改善體質或增強正氣並無幫助,建議長期鼻敏感人士可諮詢註冊中醫,從正氣和體質兩方面著手改善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香港醫療站
李灼珊 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香港正掀起熊貓熱,但眼袋和「熊貓眼」(黑眼圈)若出現在人面上,卻會讓人感覺衰老或精神不濟,要怎樣處理?先談眼袋問題。
註冊中醫師、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出現眼袋原因很多,「譬如年紀大眼部肌肉下垂;腎功能較差,水濕滯留在眼周圍;先天眼球較凸出;或眼周肌肉較多等等。」坊間不少美顏產品聲稱有助袪除眼袋,雖然產品有其功效,但單憑短時間外塗未必能見效,必須多方配合,內外兼顧並持之以恆。
想要減少眼袋,必須做到以下三點:
1. 注意作息時間,早睡早起:休息足夠精神好,眼袋自然不太明顯。
2. 多做運動:能助氣血運行暢順,眼袋也會有改善。
3. 配合中藥冷敷,更加有效。
建議中藥敷眼袋療法之一
材料:黄芪、白芨、蒼朮,各同等份量,磨粉後放存氣瓶貯存。
做法:每次用 2 茶匙,加入冰水攪匀(記緊是冰水不是熱水)。用紗布包裹藥粉外敷眼睛周圍。每晚一次,十次為一療程。
功效:行氣袪濕,有收緊效果,用多就會見效。若有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至於俗稱「熊貓眼」的黑眼圈,李醫師提醒,除了是外觀問題,也能反映身體某些狀況,必須小心處理。
一般來說,長期生活緊張壓力大,導致精神疲勞過度;又或情緒欠佳未能適當宣洩,導致體內血液循環減慢,在下眼瞼比較薄的皮膚位置便會出現黑眼圈。在中醫來說,黑眼圈可反映腎虛、肝鬱、血瘀等問題,可用不同食療+按摩方法改善:
1.腎虛型黑眼圈︰表現是眼眶周圍發黑、頭暈耳鳴、記憶力衰退、健忘失眠、腰膝痠軟。食療可選杞子、菊花、熟地、杜仲等煎水服用。
2. 肝鬱型黑眼圈︰表現是眼眶灰黑晦暗、煩躁不安、夜寐不寧、脇肋部脹痛、胃口欠佳。食療可選玫瑰花、茉莉花等泡茶沖服。
3. 血瘀型黑眼圈︰眼眶以至面色和唇色紫青、皮膚乾燥,或有慢性疼痛,女性可伴有月經不調。食療可選益母草、丹參等煎水服用。
以上食療簡單易用,如有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此外,鼻敏感或經常感冒人士,因頭面部氣血循環較差,也是黑眼圈「常客」。建議多按壓鼻翼兩側「迎香穴」,宣通鼻竅,有助改善氣血循環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Hket.com
李灼珊 註冊中醫
中醫內科博士
香港一年四季都有腸胃病,進入秋冬尤其是高發期。雖然大多數腸胃病不是嚴重問題,但亦令人十分困擾。根據臨床經驗,其實香港人的腸胃問題,大多離不開四個因素,大家只要知所趨避,就可減少受腸胃病折磨了:
天氣因素
在極端天氣下,過了中秋仍連綿多雨,天氣潮濕,若濕氣積聚體內,便會產生「邪氣」,易生疾病,而最常見是腸胃病。若濕氣以水、痰等形式積聚體內,對脾胃影響更大,會加重脾胃的負荷,容易產生飽滯感、引致肚瀉或便秘。因此,大家在現今這季節應避免進食肥膩、濃味、生冷的食物,以減少脾胃負荷。另亦,多做排汗的運動也有助強化腸胃。
飲食咀嚼不足
當飲食進入口腔後,口腔會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,然後食物進入胃部,再經胃酸的參與,幫助食物的消化,再進入十二指腸,經膽汁及胰臟分泌液,再將食物進一步的分解,最後進入小腸,進行吸收。食物整個的消化過程中,口腔、胃、膽、胰、小腸都有適當的參與,各司其職,所以未經足夠咀嚼,太快將食物吞下的人,很容易加重其後各器官的負擔,誘發腸胃病。
工作緊張
很多人吃飯時都放不下工作,不斷覆電話、發短訊。眾所週知,人的消化需要動力、能量,來源自氣與血,當胃部需要大量血液去將食物消化的時候,你卻將資源分配到大腦,嚴重分薄了胃部的血液供應,久而久之,胃部就會出現病變了。
過度玩手機
手機、平板電腦的出現,為我帶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,但若使用不當,卻有損身體。古賢有說:「生病起於過用。」所以如果一邊進食,一邊玩手機、看社交媒體,不但未來腸胃病會因此而大行其道,其他健康問題也會增加。
但要注意,以上四個是誘發疾病的因素,卻不是發病的主要原因。防病最重要的是人體的正氣。中醫認為,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」如果人體正氣充盈,縱然濕重,亦不一定會發病的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堅雜誌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...
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貓熱,但眼袋和「熊貓眼」(黑眼圈)若出現在人面上,卻會讓人感覺衰老或精神不濟,要怎樣處理?先談眼袋問題。 註冊中醫師、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出現眼袋原因很多,「譬如年紀大眼部肌肉下垂;腎功能較差,水濕滯留在眼周圍;先天眼球較凸出;或眼周肌肉較多等等。」坊間不少美顏產品聲稱有助袪除眼袋,雖然產品有其功效,但單憑短時間外塗未必能見效,必須多方配合,內外兼顧並持之以恆。 想要減少眼袋,必須做到以下三點: 1....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