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多汗, 夜多汗, 要用唔同藥!
都市日報
踏入5月,雖未到盛夏,但氣溫已叫人在街上揮汗如雨,加上很多人仍會戴口罩,熱上加熱!不但熱,濕度也高,連晚上有時也熱得透不過氣。若本身是「多汗症」的患者,當然更苦不堪言了。註冊中醫師、湖南中醫學院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想控制出汗,可試試中醫的方劑。
李灼珊醫指出,「多汗症就是指皮膚出汗過多,多至超出一般生理常態的情況。例如在不太熱的環境,而且是沒有運動量的情況下,卻仍大汗淋漓浸濕衣衫,便可能是一種多汗症了。相反,若行山、跑步時大量出汗,不應立即視之為多汗症,必須綜合其他因素考慮。」
分清「自汗」和「盜汗」
她表示,多汗症有些是病理性的,亦有很多是沒有任何病理因素的。屬於病理性的例如結核病、甲狀腺亢進、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,都可引致身體無端大量出汗。
「中醫認為,汗是人體五液之中的心液。而多汗症屬於虛症,可分陰虛和陽虛。如果在日間大汗淋漓,屬於陽虛,稱為『自汗』;而在夜間睡着時出汗濕衫者屬陰虛,稱為『盜汗』。我見過很多人都分不清『自汗』和『盜汗』,其實只要記著以上的分法便可以了。」
李醫師認為,中醫治療多汗症比較有效,治療原則多以扶正為主。很多中藥都可以收歛汗液的,例如:黃茋補表虛,是治大汗的專藥;浮小麥益心氣,是養心歛汗的佳品;麻黃根補肺虛,可以止汗;糯稻根鬚治陰虛盜汗;白朮健脾止汗;山萸肉用於久病體虛多汗者;五味子養肺陰收汗……等等。
夜間盜汗用百合玄參
李醫師介紹兩個治療多汗症的經驗方,並提醒大家,最緊要分辨清楚自己是「自汗」還是「盜汗」,才可服用:
(1) 日間自汗治療方:黃茋1兩、白朮5錢、淮山5錢、芡實5錢、浮小麥5錢、麻黃根5錢、菟絲子5錢、牡蠣1兩、五倍子3錢、大棗5枚。
(2) 夜間盜汗治療方:黃茋1兩、山萸肉5錢、浮小麥5錢、麻黃根5錢、五味子3錢、地骨皮3錢、百合5錢、玄參5錢、糯稻根鬚5錢、甘草2錢。
「這兩個方劑,可煲成藥湯,或加瘦肉煲成食療湯水。但如多汗情況較嚴重,應以煲成藥湯溫服較為有效。但要注意,中藥扶正治療,一般需要時間較長方有效。」李醫生表示。而以上方劑比較安全可靠,適合長時間服用,如有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胃傷津就會生痱滋
慢性口腔發炎,澳港兩地習慣稱之為「生痱滋」。若口腔或舌頭生了幾粒「痱滋」,會很不舒服,進食時一觸到更會引起痛楚,特別若吃熱食或酸辣時就更加痛。嚴重的「痱滋」甚至講說話也會牽扯引起疼痛。
這種慢性口腔發炎,中醫認為是因為飲食不當,傷及胃的津液,或者因為發燒感冒服食過多的西藥,傷及胃的津液,都會引起胃的虛火上炎。無疑,生「痱滋」是因為胃火上炎所致,但胃火分虛火和實火,若經常生「痱滋」,就應是由於胃的虛火上炎了。所以,治療慢性口腔發炎,一定要補養胃的津液,才可以降胃火。
怎樣才可以補養胃的津液呢?常用的養胃中藥有石斛、百合、白芍、生地。用黃茋、五味子補胃氣,修復生「痱滋」的傷口,再用龍骨、牡蠣鎮住胃的虛火,令它不會上炎,就可以了。以下介紹一條治療慢性口腔發炎的經驗方藥:
龍骨1兩,牡蠣1兩,黃芪1兩,石斛5錢,百合5錢,白芍5錢,生地5錢,五味子3錢,甘草2錢。
以上方藥每天一劑,可以連續服食20劑至30劑,就能改善慢性口腔發炎。但長遠來說,還需多注意飲食,以及身體整體的調養,才可以減少慢性口腔發炎復發。而因每個人的體質及病情輕重不一樣,如有疑問,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堅雜誌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雖然已是深秋,但多汗問題仍然困擾許多人,尤其對於「多汗症」的患者更是苦不堪言。...
香港醫療站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 香港正掀起熊貓熱,但眼袋和「熊貓眼」(黑眼圈)若出現在人面上,卻會讓人感覺衰老或精神不濟,要怎樣處理?先談眼袋問題。 註冊中醫師、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出現眼袋原因很多,「譬如年紀大眼部肌肉下垂;腎功能較差,水濕滯留在眼周圍;先天眼球較凸出;或眼周肌肉較多等等。」坊間不少美顏產品聲稱有助袪除眼袋,雖然產品有其功效,但單憑短時間外塗未必能見效,必須多方配合,內外兼顧並持之以恆。 想要減少眼袋,必須做到以下三點: 1....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力報 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
李灼珊 註冊中醫 中醫內科博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