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lect your language

日多汗, 夜多汗, 要用唔同药

都市日报

踏入5月,虽未到盛夏,但气温已叫人在街上挥汗如雨,加上很多人仍会戴口罩,热上加热!不但热,湿度也高,连晚上有时也热得透不过气。若本身是「多汗症」的患者,当然更苦不堪言了。注册中医师、湖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博士李灼珊表示,想控制出汗,可试试中医的方剂。

李灼珊医指出,「多汗症就是指皮肤出汗过多,多至超出一般生理常态的情况。例如在不太热的环境,而且是没有运动量的情况下,却仍大汗淋漓浸湿衣衫,便可能是一种多汗症了。相反,若行山、跑步时大量出汗,不应立即视之为多汗症,必须综合其他因素考虑。」

分清「自汗」和「盗汗」

她表示,多汗症有些是病理性的,亦有很多是没有任何病理因素的。属于病理性的例如结核病、甲状腺亢进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,都可引致身体无端大量出汗。

「中医认为,汗是人体五液之中的心液。而多汗症属于虚症,可分阴虚和阳虚。如果在日间大汗淋漓,属于阳虚,称为『自汗』;而在夜间睡着时出汗湿衫者属阴虚,称为『盗汗』。我见过很多人都分不清『自汗』和『盗汗』,其实只要记着以上的分法便可以了。」

李医师认为,中医治疗多汗症比较有效,治疗原则多以扶正为主。很多中药都可以收敛汗液的,例如:黄茋补表虚,是治大汗的专药;浮小麦益心气,是养心敛汗的佳品;麻黄根补肺虚,可以止汗;糯稻根须治阴虚盗汗;白朮健脾止汗;山萸肉用于久病体虚多汗者;五味子养肺阴收汗……等等。

夜间盗汗用百合玄参

李医师介绍两个治疗多汗症的经验方,并提醒大家,最紧要分辨清楚自己是「自汗」还是「盗汗」,才可服用:

(1) 日间自汗治疗方:黄茋1两、白朮5钱、淮山5钱、芡实5钱、浮小麦5钱、麻黄根5钱、菟丝子5钱、牡蛎1两、五倍子3钱、大枣5枚。

(2) 夜间盗汗治疗方:黄茋1两、山萸肉5钱、浮小麦5钱、麻黄根5钱、五味子3钱、地骨皮3钱、百合5钱、玄参5钱、糯稻根须5钱、甘草2钱。

「这两个方剂,可煲成药汤,或加瘦肉煲成食疗汤水。但如多汗情况较严重,应以煲成药汤温服较为有效。但要注意,中药扶正治疗,一般需要时间较长方有效。」李医生表示。而以上方剂比较安全可靠,适合长时间服用,如有疑问请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

 

 

 

 

胃伤津就会生痱滋

慢性口腔发炎,澳港两地习惯称之为「生痱滋」。若口腔或舌头生了几粒「痱滋」,会很不舒服,进食时一触到更会引起痛楚,特别若吃热食或酸辣时就更加痛。严重的「痱滋」甚至讲说话也会牵扯引起疼痛。

这种慢性口腔发炎,中医认为是因为饮食不当,伤及胃的津液,或者因为发烧感冒服食过多的西药,伤及胃的津液,都会引起胃的虚火上炎。无疑,生「痱滋」是因为胃火上炎所致,但胃火分虚火和实火,若经常生「痱滋」,就应是由于胃的虚火上炎了。所以,治疗慢性口腔发炎,一定要补养胃的津液,才可以降胃火。

怎样才可以补养胃的津液呢?常用的养胃中药有石斛、百合、白芍、生地。用黄茋、五味子补胃气,修复生「痱滋」的伤口,再用龙骨、牡蛎镇住胃的虚火,令它不会上炎,就可以了。以下介绍一条治疗慢性口腔发炎的经验方药:

龙骨1两,牡蛎1两,黄芪1两,石斛5钱,百合5钱,白芍5钱,生地5钱,五味子3钱,甘草2钱。

以上方药每天一剂,可以连续服食20剂至30剂,就能改善慢性口腔发炎。但长远来说,还需多注意饮食,以及身体整体的调养,才可以减少慢性口腔发炎复发。而因每个人的体质及病情轻重不一样,如有疑问,请先咨询注册中医师。

*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

 

 

 

 

最近贴文

  • 天气热「吃得苦」才健康

    力报 李灼珊中医馆地址:香港湾仔湾仔道218号铺电话:2382 3387 根据中国的廿四节气,公历6月21日已过了夏至,但南北方气候有别,加上全球气候暖化,澳港两地其实早在夏至之前已步入夏天了。 中医主张吃苦度夏,也要多吃液体食物。根据五行学说,苦入心,有清心火的作用,日常多食用苦瓜等含苦味的蔬菜,能清热祛湿,降火、消疲劳。例如盐蛋炒苦瓜,豆豉炒油麦菜,苦瓜黄豆西红柿排骨汤等,都是很好的清热消暑食谱。...

  • 产后护理|产后失禁好尴尬 中医推介有助「缩尿」药疗 补肾补气治疗经验方

    Ohpama 李灼珊中医馆地址:香港湾仔湾仔道218号铺电话:2382 3387  现代女性普遍本身有一份工作,社交活动频繁,但又想为人母,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之余,若产后出现小便失禁就更辛苦了。注册中医师、中医内科博士李灼珊指出,小便 失禁 是产后女性常见症状,应尽快用中药调补。...

  • 霜降养生 推荐5种食物

    iMoney 李灼珊中医馆地址:香港湾仔湾仔道218号铺电话:2382 3387 ...

  • 阴阳失衡可致失眠

    李灼珊中医馆地址:香港湾仔湾仔道218号铺电话:2382 3387 ...

  • 中醫養生 情緒是重點

    力報 李灼珊中医馆地址:香港湾仔湾仔道218号铺电话:2382 3387 澳、港两地人的其中一个共通点,是生活压力大,疯狂工作疯狂玩乐,体力身心透支,十分不利于养生。中医学理念中,「调情志」是养生的重要一环,治病须同时调理身心。...

  • 改变「寒底」防血管病

    iMoney 李灼珊中医馆地址:香港湾仔湾仔道218号铺电话:2382 3387...

 联络我们

地址:香港 新界 葵涌 打砖砰街49~53

       华基工业大厦一期 22楼 K

销售电话:2382-3387, 2397-3885  传真:2397-3895

@2025  SubYeeFong 《拾易坊》All Right Reserved

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