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養生梗係補腎陽
很快又是農曆新年了,雖然香港天氣仍是乍寒還暖,但冬天的養生之道,即使不太凍仍是適合的。事實上,在中醫的季節養生理論來說,天氣很冷或不太冷雖然有所分別,但滋補養生的大原則仍是不變的,變的只是用藥、分量、密度等等可能需要略作調整而已。
撇開地球暖化不談,按大自然的四季定律,冬天的特點是熱氣漸消,寒氣漸增。在廿四節氣之中,冬至和夏至,是陰陽主氣交接的節氣。寒冷的天氣有什麼特性呢?就是容易耗傷人體的陽氣。何謂陽氣?陽氣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功能。所以俗語有云:「重病難過冬至節,過了冬至可過年。」重病的人陽氣自必虧虛,而以前沒有那麼先進的暖氣設備,患了重病在冬天當然特別危險了。
在冬天食療防病其實並不難,古人告訴我們,在冬天的時候適當飲些薑茶發汗,便可以將身體的寒邪由汗排出而散,減少病邪留在體內致病的機會。當然,不飲薑茶也可,最重要的是多進食溫補食物,幫助身體禦寒。我們說,冬天進補的作用包括:「無病防病,有病防變,病重防危。」就是這個原理。
此外,冬季也必須注意飲食調補。例如坊間習慣的食羊肉煲,就可以暖胃補腎陽,在冬天多食羊肉煲可以改善慢性胃炎、胃痛,也可以有助改善陽萎或小便頻密。又例如蛇羹,既祛風又補血,對風濕骨痛有功效。至於冬天可常用的中藥有:杜仲,巴戟,狗脊,鹿茸,人參,當歸,淫羊藿……這些中藥可以適當配搭些肉類燉服,例如用水魚,雞,白鴿,龜,鵲鴣,蛇……各種家畜鳥類配上述藥材都可。而腎氣和陽氣,不論男女都要補,年紀大的更加要補。
但要注意,食療和食藥一樣不可過量,所謂「中病即止」,千萬慎防過猶不及。另一方面,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所以如何用食療補腎陽才適合自己,最好先諮詢你的中醫師。
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師
湖南中醫學院中醫內科博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