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oney
李灼珊中醫館
地址:香港灣仔灣仔道218號舖
電話:2382 3387
今天(8月7日)是廿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——立秋,標誌著秋季的正式開始。根據古書所載,這日開始天地間的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萬物從繁茂生長轉向成熟收穫。
但一本通書不能讀到老,香港地處華南最端,加上現今全球受極端天氣影響,即使在節氣上名為「立秋」,但爭秋奪暑,大概還有個多月才進入真正的秋涼季節。中醫養生講究順應節氣,那麼立秋養生又有什麼宜忌呢?
順應節氣飲食:首要潤燥,減辛辣,增酸味
這季節的養生飲食,首要潤燥生津,預防或緩解秋燥引起的乾咳、皮膚乾燥痕癢等症狀,可開始多吃梨、百合、銀耳、蓮藕、蜂蜜等。潤燥之餘,也要特別注意健脾祛濕,湯水中可加山藥(淮山)、茯苓、薏苡仁(薏米)、赤小豆等,有助消化系統適應季節的轉換,但因人人體質不同,食用健脾藥材前建議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而食物的味道方面,這季節不妨多吃酸味的水果如山楂、梅子等,中醫認為「酸甘化陰」,這類食物能收斂肺氣、滋養肝血,最宜秋燥來臨前食用。此外要減少進食辛辣,包括辣椒、花椒、薑等,中醫稱這些為辛散之物,容易加重秋燥,例如川菜愛好者就應稍為忍口了。另外,生冷、油膩、寒涼食物亦須少吃,以免損傷脾胃陽氣,增添身體的濕氣。
推介食療:百合蓮子燉梨材料:鴨梨1個、乾百合15克、蓮子20克、冰糖少量。做法:梨去核切塊,與百合、蓮子同燉30分鐘,加冰糖調味。功效: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。適合口乾咽燥,多夢、睡眠不穩的人士。
順應節氣作息:早睡早起
中醫典籍《黃帝內經》內提到:「秋三月,早臥早起,與雞俱興。」因此,立秋後應順應自然規律,調整作息。建議勿遲於晚上11點入睡,避免熬夜耗傷陰血,而早晨6-7點起床,吸收天地間較清新的空氣。
當然,現實上以上作息時間很難做到,盡力而為就好。至於「情緒」和「保暖」方面,則一般人應可做到。情緒上由於立秋節氣對應肺臟,容易感到悲憂,尤其現今經濟環境不明朗,更易影響個人情緒。可透過靜坐、冥想、多到戶外散步等保持心境平和。最後也不可忽略身體的保暖,雖然爭秋奪暑,仍需注意避免涼風(不論天然風還是空調冷氣)直吹肩頸、腹部,以免引發感冒或腹瀉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