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troNews
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師,中醫內科博士
曾經有一位女病人,每個月某些時候都會出現「風疹」。時間絕大部分是晚上看電視時,一邊看,一邊雙腿就會出現淡白色的痕癢風團,愈抓就愈多,可是睡一覺就沒有了。翌日晚上又再出現,令她非常困擾。仔細詢問之下,她的皮膚一直沒有過敏史,而每次發風疹的時候都在來月經前數天至行經中期,月經量偏少。此症應是她素體血虛,經行時陰血下注於胞宮,肌膚失去陰血濡潤,以致血虛生風,形成經前風疹塊,入夜加重。
風癩又稱「風疹」,中醫專稱「瘾疹」,西醫稱為「蕁麻疹」。它會在皮膚上形成一團一團凸起,非常痕癢,而且又和風一樣來無影去無蹤,突然出現又突然消散。
中醫角度的「風」,含意很廣,包括「外風」和「內風」。外風包括自然界的風、和跟風一起來的致敏原如花粉、塵屑、毛髮等;而內風是體內生的風,例如血虛引動的風、肝火旺盛引動的風等等。外風引起的風疹,病人往往能說得出成因,例如對海鮮敏感、花粉敏感等;而內風引動的風疹,往往要細心問症才可得知。
皮膚的問題是「有諸內而形於外」,必須找出體內問題才可有效處理。很多人以為風疹必定是濕熱,以清熱藥、涼茶來處理,只會令問題更加嚴重。風疹患者在發作時可用香樟木1兩、蠶砂半兩、冬瓜皮1兩、地膚子1兩煎湯外洗或濕敷,可減輕痕癢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