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師,中醫內科博士
冬季進補的關鍵是食補,即是用食物之性去補身體的虛,從而糾正人體陰陽的偏差,例如用羊肉,牛肉,水鴨,烏龜,水魚,白鴿,雞,魚……等放入溫補的中藥燉湯進補。
《黃帝內經‧素問‧四氣調神大論》說:「冬三月,此為閉藏。水冰地坼,勿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, 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溫,無泄皮膚,使氣極奪。 此冬氣之應,養藏之道也;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。」
大意是說:冬天我們需要保暖進補,必須將人的陽氣收藏,可以早睡晚起,即睡眠要多一些。工作量可減輕一些,不要太多擾動陽氣。特別老人家,更加要添衣保暖不可受涼,亦不能飲食生冷凍品和寒涼的食物。要知道,我們的血液遇寒冷就會凝滯,不能暢行,容易引致中風或者風濕骨痛。俗語有云:重病難過冬至節。有病的老人亦一樣。
以下我給大家介紹兩款進補禦寒的湯水:
補腎壯腰湯
材料:豬腰二個、牛脊骨四段、杜仲一兩、巴戟一兩、杞子五錢、生薑一兩、大棗三枚。
做法:以上材料洗淨,加水八碗,慢火煲二小時三十分便可。
功效:補腎補腰骨。
補血泥鰍湯
材料:泥鰍魚一斤,瘦肉半斤,黨參五錢,元肉五錢,當歸三錢,紅棗三枚,生薑一兩。
做法:泥鰍魚洗淨去腸,然後用沸水燙過去黏液,用油薑炒至黃色後加水六碗,再加入其他材料,慢火煲二小時便可。
功效:補氣補血。冬季進補的關鍵是食補,即是用食物之性去補身體的虛,從而糾正人體陰陽的偏差。註冊中醫師李灼珊表示,冬天需要保暖進補,必須將人的陽氣收藏,也能有充分睡眠。今次,她就會教大家兩款進補禦寒的湯水,讓大家在冬天好好補身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