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灼珊
香港註冊中醫,中醫內科博士。
逐漸步入盛夏,只要是晴天,室外溫度幾乎都會超過30度,大多數人在日間都選擇留在室內歎冷氣,商場、娛樂場所、辦公室、餐廳、家中……日間吹了一整天冷氣,晚上睡覺的8小時亦少不了冷氣,因此亦形成了一個近年新興的病名:冷氣病。
簡單來說,長期處於冷氣中生活,確會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。所以,近年港澳兩地每逢到了夏季,生病的人往往比冬天更多,而且未必是「熱到病」:按照常理,夏天的病人應該是患熱性的疾病較多,但事實上,愈來愈多港澳人在夏天罹患寒性疾病。
長時間在空調冷氣環境下生活,因為空氣不流通,長期感受寒邪,會出現怕冷、鼻塞、頭暈、打噴嚏、乏力、疲倦、頭痛、腰痛、四肢肌肉痠痛,甚至記憶力減褪等症狀;也有人會出現皮膚發緊發乾,容易過敏等皮膚問題;患者或伴有消化系統的不適,以上其實大部分是風寒感冒症狀。除此之外,最明顯的表現是冷氣病會反覆發病,看似小事的傷風感冒,卻纏綿難愈「清唔到」。
治療冷氣病,祛寒為首要,盡量避免長時間在冷氣環境中。日正當空時雖然不宜外出太久;但若可以的話,一早一黃昏多到戶外走走,也可吸收陽氣祛寒。日常多飲用黑糖生薑茶,也有助祛除寒氣。有疑問可先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**以上內容僅供參考。